和妈妈聊天,人生的话题,来来去去无非这些年与那些年,我们聊起了以前过的苦日子,感慨曰,现在的生活确实好很多了。
我念小学那会,家里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家老小就住在低矮黑暗潮湿的瓦房。
妈妈说,她总觉得亏待了我们。
老的小的,都跟着她和爸过苦日子,她总觉得亏待了我们,想给我们好的,却又感觉无能为力。
于是,哪怕拼死拼活,也想给我们一个稳定安宁的住所。
我轻轻地说到,其实也……还好吧,真过去了就也没觉得那么苦了。
但……确实,也留下了烙印。
大概因为住过这样的房子,在这样的环境生活长大,除了吞下别人无情的嘲笑,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更重要的应当属没有安全感。
下雨天,同样是坐在教室里,别人可能是开心快乐的,而我就是害怕和担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果是刮台风,那就是极度的恐慌。亲眼看过狂浪的台风把瓦片掀了,又经历过雨水把家里淹了。
后来,我随爷爷奶奶住在了伯伯的家里,虽然已经是楼房,却依旧觉得下雨天,就是伤心的天儿,因为我的爸妈还住在那样的环境,整日担惊受怕。
实在没办法不想。
再后来,爸妈也换了好一点儿的环境做生意,下雨天对我的心情影响,渐渐小了。
很多年后,家里有了自己的房子了,实现今天的生活,父母带着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
这些许许多多,充其量就是一段段的经历,还谈不上是故事。
经历,真切又缥缈。
妈妈说,我从很小很小开始,就很懂事,但那些事我都不记得了,我不知道我留给母亲的是懂事的多,还是惹事的多。
似乎很久很久以前,我确实很懂事,很小就会帮妈妈拎水,会帮妈妈干家务,妈妈带我去哪,她都很骄傲。
不懂事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候,学业于我不困难,每天只管上学、洗澡、吃饭和睡觉。
日子无忧无虑。
从我懂事开始,快乐就少了很多,能听懂了长辈的期待,能听懂了别人的嘲笑语气,也能看懂了“贫穷”二字。
然而于我,物质的匮乏也并非像心中那样遗憾,别人有洋娃娃,我也有布娃娃,不算富有的亲戚,也会从外地带回很多,我在镇上没能见过的东西。
生活,总该往好的方面去想。
人的欲望是会慢慢增大的,欲望变大,快乐的阈值就会变高,人们总说,大人的快乐总是很难很难,大人,曾经也是小孩。
只是,生活和时间,让他们忘记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