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国市场的线上线下零售统计已经出来了,华为、OPPO、VIVO、小米、Apple 列前五,格局没什么变化,中国市场上一共有两百多个手机品牌,但是TOP 5的总份额加一起已经达到77%,小品牌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华为+荣耀虽然在线上和线下都是第二,但是两个第二加一起变成了总量第一,对于华为这种双品牌双通道运营的模式,有不少人是不服的,经常有人说如果把OPPO和VIVO加在一起,那可是遥遥领先的老大。就目前而言,这个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OPPO和VIVO是两家公司,而荣耀是华为的全资子品牌,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随着这两家之间恶性竞争的加剧,没准他们真会合并呢。
看分析,OPPO 主力产品按月销量统计展示了OPPO这两年主力产品的按月销量变化,一方面大家都在感慨OPPO的线下销售能力真强,基本上每一代都能卖得更好,但是也请大家注意一下OPPO新品上市后老品的收市变化。OPPO新品上市的时候老产品就不再生产了,此后的老产品销量都是渠道中库存的自然消化,除了苹果以外,基本上每个手机厂商都是这么操作的。但是R11上市后第4个月,R9S仍然能够达到80万台的月销量,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跟R7的顶峰销量一样。这4个月OPPO已经消化了500万台R9S,照着之前的曲线走势把R9S生命周期补齐,然后估算一下补齐部分的面积,可以推算出渠道中仍然有300万左右的库存,彻底消化完要到2018年了。不要忘了这只是R9S,R11还在疯狂上货呢,而下个月R11S就要上市了,到时候渠道中将会出现R9S、R11、R11S三代同堂的场景,够乱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这一年多时间里手机的成本上涨很快,R11的上市价格已经比当初R9S的2799上涨了200块了,但是R11的成本相对于R9S也涨了大概200块,所以利润率并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 我们来简单估算一下,R9S零售价格是2799,按照OPPO的渠道模式,一定要在渠道这一层留足够的利润率才能保证整个渠道的顺畅,假设他们给渠道留了30%的利润空间,那么R9S的出厂价格就是1950左右,R9S的成本参考网上IHS的拆机报告,1200块顶天了(OPPO很懂消费者心思,成本比我们低太多了),那么R9S的出厂利润率就是 (1950 – 1200) / 1950 = 38%,怪不得去年传言OPPO部门文员也有几十万年终奖,骨干员工都有几百万收入,这利润率确实是刚刚的啊(顺便说一句,别因为OV收入高就想着跳过去,如果你在这两家工作,而你的年龄又过了35岁且不是高层,那么你将失去所有的晋升、提拔、配股机会,他们一直严格执行这个HR政策,强硬保持公司年龄结构年轻化)。 过了半年,R11成本上升到了1400块,为此OPPO把零售价上调到2999,假设还是30%的渠道空间,那么出厂价格就是2100左右,对应的OPPO毛利率是 (2100 – 1400) / 2100 = 33%,还是很高,不过下滑了。 到了9月份,OPPO的死敌VIVO发布了X20,规格比R11更高,但是零售价格是2998,为此R11迅速下调到2799应对。我们知道这几个月所有的器件都在涨价,所以R11也不可能出现成本下降,这200块空间要是都让渠道来吃,渠道商就该炸了,所以应该是各分了一块,假设各降100块吧,那么现在OPPO的出厂利润率就变成 (2000 – 1400) / 2000 = 30%了。 接下来到11月,OPPO为了应对X20的强大压力,必须推出一款全面屏的R11S,这个时候就有点麻烦了。R11S上市后R11还继续生产吗?如果继续生产,这将是OPPO第一次同时供货两代产品。R11S会恢复2999的零售价,那么R11继续保持2799够不够?对于渠道商来说,2999的R11S利润空间更好,而且是新产品,更容易向消费者推销,所以他们一定会更倾向于R11S,这会导致OPPO的渠道非常难于管理,所以按照常理还是会停止R11的生产。一旦一款产品停止生产,剩下就是清理渠道库存的问题,那么R11会继续下调价格,没准下调到2599了。这个时候渠道里还有200多万台R9S,以及至少600万台R11(按照至少向渠道压3个月货,才能保证渠道全力以赴销售产品来估算),如果零售端不能达到单月销售400万台2500元以上OPPO手机的能力,这个管道就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出现漏水了。管道漏水是任何系统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一旦漏水必须尽快处理,要么找到漏水点封堵,要么降低管道内的压力,比如扩大出口涌量,或是减小入口涌量。更糟糕的是,管道一旦开始漏水,就会打击整个系统的信心,会让管道故障扩大化。 这里只剖析了OPPO,VIVO比OPPO要更麻烦点,因为这几年一直是OPPO领跑VIVO追赶,所以VIVO不管是销量、利润都要比OPPO更低点,他们的压力也更大一些。在线下还没饱和的时期,他们尚能保持相对和平的策略,随着今年线下严重饱和,这两家的竞争也逐步白热化。高库存、低利润率已经不可避免了,而这两家企业都是高利润率型公司,一旦利润率下滑就会让公司非常难受,这和小米这种低利润率公司有明显的不同。小米有冬眠熬过寒冷的能力,而OV两家都不具备这一能力,不说别的,光那么复杂的渠道体系,哪个环节是能陪着他们啃草根的?不要用OV刚进入智能机的那两年寒冬期来举例,那个时候他们都太小,现在他们的规模已经是那个时候的100倍了,王熙凤说:大有大的难处。 现在OPPO的份额17%,VIVO的份额15%,加一起32%,中国智能机时代单一厂商份额最高的是三星,没到30%,OV要是算一家,那真是创了历史记录了。这个记录可蛮危险的,两家的库存都很高,经不起任何震荡,这是把黄河抬高到城市头顶上的悬河。这几年,即使产品规格不做任何变更,手机的整机成本也提升了很多,而快充、双摄像头、全面屏、结构光、屏下指纹这些新规格不断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手机成本的恶化。理论上三星可以把memory的价格再上涨一倍,彻底吃掉整机厂的利润,因为他们在memory的份额已经接近7成了,各个手机厂商现在就是在给三星打工,虽然三星手机下滑了不少,但是半导体轻松吃回了更多利润。前几年三星半导体一直亏损,靠手机输血,现在半导体让三星变成了最赚钱的高科技公司。在可以看得见的几年里,这个状况不会发生改变,三星始终是其他电子厂商的噩梦。
目前手机业的状态很像2007左右的运输业,当时国际油价刚刚历史性地突破80美元一桶,此后不断上涨,一直涨到了150美元左右,航空公司们哀鸿遍野,但又无可奈何。即便出现了2008年经济危机,让油价瞬间跌到30美元,原油价格还是迅速重回120美元,并在100左右持续到了2014年,直到美国页岩油大规模上市,才把油价死死压回50美元以下。 现在欧、美、日、台企业都已经失去了在半导体行业挑战三星的勇气,三星想怎么揉这个面团就怎么揉,天边只有一朵小乌云,就是中国大陆的企业正在摩拳擦掌进入这个行业。在谈到华为和三星的竞争对比时,大家有这样一个共识:华为背靠中国,有三星无法相比的本土市场优势,我们可以不断在中国市场吸取力量来挑战三星。而三星即便占领了世界,也会被中国走出的企业逐步侵蚀,所以我毫不怀疑半导体产业的未来也在中国,就像屏幕这个行业的重心正在逐步转向中国一样。但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 高油价阶段出现了大批航空公司破产和重组,一些很有竞争力的航空公司也不得不抱团取暖。目前OV看起来一切都好,只缺烦恼,但是整个产业的大环境恶化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再次出现成本或市场的震荡,严重重复的OPPO和VIVO也很有可能抱团取暖,毕竟他们最开始就是一家公司。陈明永和沈炜也许不太容易坐在一起,但是段永平这么有大智慧的人,应该不会放任资本缩水。当初谁也没想到优酷和土豆能合并,滴滴和快嘀居然也合并了,还有美团和点评,58同城和赶集网,给这些案例里再加上一个OPPO和VIVO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