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本质,
"慢,即是快。"
微不足道的进步,
来自日复一日得坚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
一天工作之后只想瘫在床上,连和家人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工作日拼命加班,周末除了在家补觉哪儿也不想去?
运动健身不仅没瘦,反倒胖了?
忍饥挨饿地节食,只瘦了一点点,却把身体搞垮了……
如果你想,有工作的经历,有享受的余力,有应对突变的能力,那么你一定要看这本《掌控》。
金句摘抄
- 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谁的精力充沛,谁在竞争中胜出的概率就更高。
- “瘦身”的本质意义,不是变美变瘦,而是让自己精力充沛,实现对人生的全面掌控。
3.专注力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但一直靠咖啡因等外界刺激获取,对自己的精力是一种消耗。
4.健身的本质诉求,是让你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在工作之外还有精力去享受生活。
5.运动强度过高时,身体的免疫能力是最弱的。
6.运动的分寸=95%舒适度+5%挑战。
7.如果知道一包薯片的热量要跑十公里才能消耗,估计你就能管住嘴了。
8.人生的马拉松,要走走停停才跑得好。
9.贪吃、失眠、焦虑……其实只是因为你累了。
如何跑步才不会觉得越跑越累?
如何跑步才不会小腿变粗?
如何饮食才不会越减越胖?
如何选择合适的跑步装备?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掌控》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全书围绕三部分来阐述,先是运动,再说饮食,最后说休息。接下来,我每一部分抽重点说明。
一、 不会跑步”就拼命跑步,那是自虐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在刚开始运动、身体比较轻松时,我们消耗的是糖分。而当身体越来越累、越来越难受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消耗脂肪,所以运动减肥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但真相却是恰恰相反的!
首先,每个人在能量消耗时,究竟消耗掉的是糖分还是脂肪,这取决于运动强度。进行低强度运动时,人体以消耗脂肪为主,因为低强度有氧运动会增加肌肉中的脂肪分解酶。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肌肉中的糖分分解酶会增加,人体消耗的是糖分。
高强度运动的燃脂率并不高,所以我们在跑步或进行其他健身运动时,应该控制心率,努力把糖脂转换点后挪。
如果你已经跑了30公里,身体还是处于“燃脂模式”而不是“燃糖模式”,这不仅会有助于减肥,还会让我们的运动更轻松、更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喜悦感。
虽然高强度运动的燃脂率不高,却能够消耗更多身体内的糖分,带来的结果就是运动完之后人会更容易饿。
美国有调查显示,如果人们的运动强度太大,会比以前多吃30%的主食。而且这种变化发生得无知无觉——你会很自然地在高强度运动后多给自己添饭。强度越大,你吃得也会越多。这就是很多人努力运动却瘦不下来的原因。
控制心率才能让运动进入“燃脂模式”,那么如何算出自己的心率呢?首先,要想准确测量心率,你应该有一个心率手表或者心率手环。
网上有个常见的“卡式公式”:运动心率区间=[(220-年龄-晨间脉搏数)×(35%~55%)+晨间脉搏数]。
但是这个公式算出的是平均值,如果我们想算出更符合自己情况的“个性化结果”,你需要了解两个数值。最大心率和静态心率。
首先是最大心率:在热身后跑3次全力跑的800米,每次之间休息3分钟,最后查看手表,记下自己的最大心率。
然后是静态心率:找一个睡眠充足的早晨,起床后站起来静止一分钟,这一分钟内的心率就是你的静态心率。
运动时,你可以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和静态心率之间。
运动强度不是越强越好,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循序渐进,让自己在“期待下一次”的状态中越练越强。用张展晖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你要先接受自己的慢,然后才能变快。如果一上来就想追求快,等待你的只有受伤。
二、“吃饱”和“吃对”之间隔着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说完了如何跑步,我们接下来看看如何“好好吃饭”。吃饭不应该只追求“吃饱”,更重要的是“吃对”。是否能做到吃对,决定了我们能否苗条健康、精力充沛、身体素质佳。
饮食没有绝对的好坏,但一定要做到适量。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易学的“211饮食法则”:
“2”就是每餐要有两个拳头的蔬菜。
这两拳头的蔬菜不包括淀粉类蔬菜,而是绿色蔬菜。值得一提的是,绿色蔬菜是性价比最高的天然维生素来源。
第一个“1”指的是每餐要摄入一个手掌厚的蛋白质,这里推荐的是优质蛋白质。比如乳制品、豆制品、鸡蛋、红瘦肉、鱼虾、鸡胸肉等等。
第二个“1”则指的是一个拳头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吃少了会不开心,但吃多了又会让自己不精神”的物质,一个拳头的量刚刚好。
三、会休息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我们健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想通过健身变瘦变美,练出诱人的马甲线或人鱼线,因此他们练得“很拼命”。不管自己的身体条件如何,也不管前一晚是不是睡得很好,只是不停地给自己加大强度,结果练着练着就把自己练伤了。
前一晚睡眠不足,第二天做高强度运动会伤身,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免疫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人体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免疫力是最弱的,这就是很多人进行大强度的锻炼之后会发烧或生病的原因。
这里,介绍一些恢复精力的好方法:
散步。
散步在活动肢体的同时,可以让身体得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息,还可以增加大脑供血量,提高自己的创造性。
和朋友聚会聊天。
和朋友围坐在桌子旁边,小酌、吃菜、聊天……不带任何功利心,也不要带着任何业务压力,只是闲谈,这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
回到大自然中去。
亲近自然能带来的放松效果是深刻而长久的,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我们会比平时释放出更多的笑容和能量。如果实在没时间,盯着大自然的图片看个六分钟,也能让你的大脑得到明显放松。
休假。
集中一段时间放假休息,对于消除压力、补充精力是非常必要的。但休假时间不宜太长,7~10天比较适宜。休假期间不要把日程排得太满,也不要选择刷剧、泡吧、打游戏等等消耗注意力的活动。
人生这场马拉松,要走走停停才跑得好。
精力充沛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只要找对方法,谁都可以精力充沛地过一生。不要总羡慕那些精力充沛的“别人”,从运动、饮食、休息等维度入手,找到自己的精力管理法,你也可以掌控身体,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