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车子

车子,说来话长。

眼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遍布全国城乡道路上的各种各样的汽车,是中国经济繁荣,人民走上富裕的标志。

人们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连接路与富的是交通工具。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乡村的路修好了,山货出山沟啦!那路上跑的,肯定不是牛车了。

中国道路上,跑的是什么车?那叫一个眼花缭乱、五花八门。

多数是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这就不去报车名,不做广告了。带步的就选个一般的轿车。做小生意的,搞个小工程的,弄个面包什么的。跑长途的,客车、货车林林总总……

大老板啊不一样,讲究面子。一般都是奥迪宝马奔驰。也有整辆帕萨特之类的,不过,也许有人会在背后说:生意做得不咋地。

其实就是一个面子,功能有没有用不重要。我的一个朋友开的是奔驰。120万买的。前排座后靠背上那个视频就是20万,可是从来就没启用过。

有人还买那些高档的进口轿车。什么保时捷,兰博基尼……那家伙,听声音就不一样。整过一个牛得草的哥――牛得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的路,这几年突飞猛进。然而堵车现象却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是家庭轿车增量太快。

衣食住行不是吗,住解决了就得捣鼓车了。幸福的标志往往是有车有房。农村嫁闺女也都讲这个。

更何况――

有的一家两部车、几部车;有的一人两部车,我有个伙计就是两部:宝马在市里跑,jeep上高速;有的城市因为堵车就限号,你限号我就再买一辆;大城市买车要摇号,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与,暂时不想买的却摇上号了,那就买吧……

车与路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路,好像总是跟不上。其实,如同房地产一样,它拉动着经济,许多行业受影响。车子呢,也是一个主导产业。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要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所以,不管路怎么挤,车子还是一个劲地生产,销售,路堵。

堵了,就再在路上做文章。不光公路宽了长了。铁路、高铁也纵横跨跃,飞速成长。还有天上的航线,地面的机场。

就像和面一样,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加水,寻求一个相对的平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开车的话题更多、更长。再贵的车,同开车的人比,价值孰高孰低?当然是人高车低。可是,一坐进驾驶室,有的人就不是他了――

右转的,遇上圆头红灯,停下等着。看上去挺规矩的,可后面的车,喇叭声声,是对无知的提醒与抗议。

稍一堵车,有人又没规矩了:不按道行驶的,硬往前加塞的,从非机动车道超车的……

如此这般,五花八门。这些问题都是人在表演。然而最可怕的人还在后边:

有人飙车上了高速;有人醉酒照驾车。现在又多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开车玩手机。济南三天抓拍了5000次这样的镜头。

更有路怒一族,真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赌气事,两者皆可抛。

闯红灯的人也大有车在啊!为此不知多少条生命成为冤魂。在台湾,在波兰,我亲眼看到:半夜三更孤零零的汽车在红灯面前“憨”等着。

我们就不能在法规面前憨厚点、严肃点吗?

到我这个年龄,还是远离为好。将那只放屁虫当作遗产,提前交了。坐着公交走西东,绿色环保真轻松。遇到酒场不用怕,你说喝啥就喝啥。

中国式的过马路,那也是城市的一个隐痛。给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这也得两说着。人行横道前车让人,从前就是一句空话。现在一管,这个难题就解决了。

然而,媒体披露,一个老者见汽车让他过斑马线,竟恭敬地站在横道上,给司机深深地鞠上一躬。行使自己的权利,还这般的讲究。这真让人好不感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