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有目的同时又无目标。是成功同时也是徒劳。”
电影中,一眼便认出了扮演汉娜的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泰坦尼克号》的rose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有人说书是因为电影火起来的,的确相对于电影,书中的情节显得有点拖沓。但以一个男孩不断长大的心理描写对情欲和爱欲,对自己每次选择的根源性分析,内心的想法和反思,罪与愧,尊严与背叛,以及战后第三帝国的思考等等描写的都很到位。
有人说这是一部“一夜读完”的书。因为它作为长篇小说但篇幅并不长,二来它作为一部严肃沉重的德国小说却有着似乎各国读者共同的期盼诉求。以至于作者所认为“个人,德国化”的小说不仅成为德国青年的必读书,更畅销海外。
中文版的书,是曹文轩作序。他在很多文章或序言中都提到当代文学的使命,应该回归到严肃和庄重中来,而摒弃那些低级趣味的引导。也不是刻意追求思想深刻而放弃一些对美好高尚的表达。他很推荐这本书,将它视为经典,至少具有经典的品质。
“精微之处,深藏大义”我也喜欢曹文轩经常说的这句话。
而就是这样一部挺简短的小说中,饱含了太多的比喻义,思考内容和需要探索的谜题。
但也就像曹文轩在序中说的,一份朴素阅读可能比思考式和追寻式更值得。一种单纯的感动就足够了。
小说是由一段不伦之恋展开的。
十五岁,还在上中学的米夏,和有轨电车售票员,36岁的汉娜。虽然相处了只有短短一个夏天,她在他的心中却留下了很多的画面和印象,从最初她照顾在街边呕吐的他,到男孩病好之后再去找她。看她舒缓专注熨衣服的神情,再到站在走廊看她穿丝袜。注视着她的脖颈,肩膀,饱孕着乳房的内衣,她的屁股,她的腿…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这种“灵肉碰撞”就刻在了他的心里。在米夏眼里的她行动上有一种沉稳厚重的韵律,物我两忘的风度,舒缓流丽,妩媚生姿,风情万种。她的面部也是很美的,开阔饱满而不轻易动容。虽美,但在却是很多年后无法重新显现的美。当然这种感觉并不完全来自于单纯的视感,“更像是一种邀请和招引,使人在她身体内的深邃之处把这世界一时遗忘。”
他们朗读,沐浴,做爱,相卧而睡。汉娜很喜欢听朗读,也很专注,总是要求米夏先给她读上一段才带他上床。在某种程度上,她给了他慰藉和更加成熟面对这世界的底气。但是争吵也在他们中时常有之。汉娜的情绪反复。前一阵近乎天真的为米夏是个读书的中学生感到自豪,随即又马上因为他旷课,说“像白痴一样做功课”的话而勃然大怒。他会因为他没有和他上一个车厢而误解他假装不认她,而嘲讽他甚至冷冷得对他,刺伤他。也会因为外出郊游是“没看见”他留下的字条,以为他不辞而别而大哭,疯狂的抽打他的脸。随即又渐渐冷静给他擦伤口。每次,都以她的不以为意的拒绝和他的妥协道歉,求得原谅为收尾。他虽也有不甘,但却太害怕失去她。“好像汉娜也很渴望那片温暖,那是我的抱歉,我的保证,我的恳求带给她的。”
她像是处在某种极度的压力下。而这压力和痛苦他看不清。也问不出,因为只有她粗暴无礼的回答。
在一次极为投入的做爱之后,她说“现在起来,回到你的朋友那儿去吧。”
汉娜离开了。
“她自然不是生活在承诺当中,而是生活在此时此刻,也只生活在此时此刻。”
也许汉娜就像是米夏梦中的人一样,忽然闯进来,又忽然走了。而关于米夏的所有的记忆写照,无法安放的情欲,那最后一次没有在游泳池边没认她的愧疚,背叛和自责都在米夏的心里发酵着。影响着他的生活,影响着他的性格,也影响着他人生的走向,他也尝试和别的女人交往,重新寻找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但却再也找不到汉娜的感觉和味道。
再见汉娜,是在法庭上。
汉娜作为曾经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被审判。那意味着曾在恐怖的地方,亲手将无数人推向过死亡,曾亲眼目睹了三百多名妇女活生生烧死在教堂,而为了避免罪犯逃走或造成混乱而不去打开反锁的门…意味着要背负上一代,第三帝国的罪恶和众人的谴责。意味着两个汉娜将进行重合。印象中的,和坐在法庭上的。
她也曾挑选体弱的女孩子为她朗读,而在第二天就将她们送到奥斯维辛。
米夏不知道她当年挑选体弱的自己和那些同样体弱的女孩子之间有什么关联。不知道一个人当有了权利,或者是说在当下的法律,或是残酷扭曲的规则下,是不是也同样会将自己也送到毒气室。
汉娜曾在法庭上向审判长发问“要是您,会怎办呢”。但是历史不容假设。
最后汉娜承担了很多罪责,而被判处终身监禁。而这一切原本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
因为汉娜是个文盲。这个她宁可牺牲自由,牺牲名誉也要誓死守卫的尊严和秘密。
为了守护这个秘密,她曾经辞掉了西门子的工作,去做纳粹看守。她曾在和米夏在一起的时候百般掩饰,才会看不懂他留字条,才会不给他回信,才会推开他递给她的书,旅游的线路图,才会让他给他朗读!才会因为在车站因为要升职而辞职离开,才会在审判时因为看不懂控告书,看不懂被害幸存人的书而错过了很多自我澄清的翻盘机会。才会宁可承认所有的罪责也不让法官取她的笔迹对照!因为他,一个字也不识,一个字也不会写。
而一切只是因为她羞于承认这个事实而已。
也许,这在我们看来有些荒诞。而她的守护,就是她所认为的正义和真理。珍藏的自我形象就是最珍贵重要的东西。
“她不是要显露那些她能够做的,他是要隐藏那些她不能做的,这也是一种生活,一发起进攻就已经一撤到底,一取得胜利就早已暗藏溃败。”
麻木。集中营囚犯的麻木,纳粹杀人者的麻木,还有现在审判者和陪审团的麻木,和观众看客般的麻木。图片资料和固有思维只是一种静化的想象,束缚住人走向麻木和僵化。战争与罪恶难道只是一部分人造成的吗?还是说那是一个时代造成的,是一代人都无法洗刷的忏悔和罪恶。袖手旁观,视而不见。所有人间接或直接都是刽子手和帮凶。是否应该有少数人承担罪责,所谓的罪是单一的吗?还是一种多元原因的结果?受害人与施暴人的身份该怎么界定,又会在若干年后如何逆转。所遵守的东西是道德还是法律,何种法律才能最公正的审判?那是德国战后一代所面临的反思。
也是米夏的反思。想要彻底摆脱汉娜,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却始终走不出她。记忆,情欲,她的触感和她的味道,饱满的清新的汗味,香皂味混合着水果味的肉体。却始终为自己曾经爱过她,并且选择了她也感到罪恶和自责。他得知她文盲的身份,他亲自去集中营感受和思考,试图理解她,但又处于谴责的矛盾之中。这种自责中也夹杂着她和汉娜之间彼此的背叛。和彼此的审判。
米夏最终还是选择了隐瞒这个可以帮汉娜减轻罪责的真相。也始终没有和汉娜见上一面。
汉娜在监狱里,他开始不断的给她寄朗读录音带的包裹。只是没有一封信。汉娜也通过这些录音比照书籍,学会了读写。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纳粹集中营的书籍。这是她迈出的新的一步。文盲的世界有多不方便,会对生活造成多大的麻烦。“多少能量就是从生命中给抽走了,消耗了。”她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太长时间的抗拒,被抗拒,还是终于鼓足勇气正是自己。很多也一定是受米夏的影响。也许姗姗来迟,也为时不晚。
十八年后,汉娜可以提前出狱了。监狱长找到米夏让他帮助安排汉娜的出狱生活。十八年后,早已成为真正男人的米夏再次和汉娜坐在一起。
“小家伙,你长大了。”
而曾经那个风华正茂,健壮妩媚的汉娜,却变得老态龙钟,甚至是散发着老女人的体臭。
在他来接她的那个凌晨,汉娜自杀了。
她是在几年前忽然“堕落”的,不再保持身材,甚至不再洁癖,开始暴饮暴食。好像在监狱中修道院的生活也还不够了,而是要用这种方式将自己彻底隐藏在离群索居的地方去。
也许孤独不是孤独,堕落也不是堕落,忏悔也不是忏悔。
她并没有给米夏留什么特别的话,只是让他将自己的一点钱送给当年那次“死亡之旅”的幸存者。
但是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非常感动。在汉娜的床头挂着的图片纸条中,有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图片是关于米夏的。那是米夏在中学毕业典礼上的照片。
那时汉娜已经离开她一定是费了很多周折知道照片的存在,一定一直将他带在身边。
汉娜的死,也许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很像。而与之不同的是,也许,那是看开的结果。也是最好的结果。至少是她与米夏之间的。
“我望着这张脸,天长地久一般,那长逝永诀的脸,忽然复活了,变成了汉娜年轻时的模样。”
这是米夏在最后一次见面中没有发现的东西。
“那种对汉娜的情欲虽然附着在她身上,却其实与他无关,那不过是一种不如归去的欲望而已。”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站在汉娜的墓前。”
她和他的故事在街边的拥抱开始,在墓地的拥抱结束。过去活生生的存在于现实之中,米夏用一生去守护这个秘密。
你是我生命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