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能不全的家庭中常见这样五种类型的孩子,1)好孩子;2)失落的孩子;3)问题孩子;4)开心果;5)幕后操纵者。
关于问题孩子,不用多加解释,所有的问题孩子基本上都有一个问题的家庭,那么如何来看待其他四种孩子的角色呢,之所以称之为角色,是因为那不是真实的TA,而是为了让这个问题家庭能够继续运转而被迫的使用自己的方式。听着有点吓人,但是孩子爱父母远比父母爱孩子多得多,而且这份爱一直是无条件的,直到父母的行为让他们感到绝望。
“好孩子”也被称为“超级孩子”、“完美孩子”或者“英雄孩子”,尽管他们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但他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了优秀的人,以至于一切看起来似乎是正常的,家庭以外的人几乎无法想象他们家庭内部存在的问题。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好孩子”的外表是成功、优秀、强大的,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总是充斥着焦虑、恐惧、愤怒、悲伤、孤独,他们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差,难以容忍犯错和失败,无法带着轻松的心态去生活,也难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需求。电影《一念无明》中的那个家庭是不健康的,父亲常年在外不回家,弟弟为了逃避母亲的控制而远去美国,而在香港只有儿子阿东和瘫痪在床的母亲,母亲并不喜欢阿东这个儿子,但也得不到喜欢的小儿子的安慰,所以母亲经常用辱骂阿东来释放心中对丈夫和小儿子的不满,而既有照顾瘫痪母亲的压力,又有工作上的压力让阿东不堪重负但又得不到释放,也不愿放弃照顾母亲的责任,长期这样的精神压抑导致阿东得了躁郁症而不知情,最终在一次帮失禁母亲冲洗时因为母亲的语言暴力而失去控制失手杀了妈妈。
“失落的孩子”也被称为“隐形的孩子”,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逃避家庭存在的问题,试图置身事外,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不作为,逃开并独处,比如躲在角落里安静地看书,很少说话,和自己的宠物玩等等。这类孩子看起来温和、好脾气、不显眼,不参与家庭的矛盾和斗争,但实际上他们在极力隐藏自己的需求,冷冻自己的情感,不让自己被人注意到,内心却感到无力、抑郁和孤独。这类孩子往往不善于把握机会、表达观点,在社会上也难以为自己的权利声张,还会存在人际交往上过于孤立,不善于处理亲密关系的问题。
有一种孩子会成为家庭里的“开心果”或“家庭小丑”。他们看起来对任何事情都一笑置之,会故意做一些滑稽、搞怪、不符合本来的自己的行为,以此来打破僵局或暴力局面,扰乱他人的愤怒,缓和气氛。这是他们分散家庭成员注意力的方式,也是他们用来应对自己受到的创伤的方式,他们看起来幽默有趣、玩世不恭,有点像长不大的孩子,他们也能够用这种幽默的方式化解一些尴尬局面,但实际上,这只是暂时的隔离,并不是对冲突或创伤的正确处理方式。在幽默的背后是被压抑和否认的情绪。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和平,他们实际上非常焦虑,这类孩子常常在长大以后会遇到更多困难,因为他们始终无法用成熟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在工作和学习上无法专注并且困难,会用不成熟的态度对待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婚姻。
“幕后操纵者”往往出现在一些聪明的孩子身上,他们会利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而操纵父母,成为机会主义者,当父母可能会因为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对他们有所放任和姑息时,便会利用父母的问题和错误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像有的孩子会利用父母离异或对自己照顾不周的内疚,而要求父母在物质上更多的满足自己。这类孩子可能会养成操纵的习惯而走上歧路。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共谋,大家维持着家庭的外壳。于是孩子们只能戴上角色的面具,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渐渐地,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因为如果他们不承担自己的角色,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冲突,而导致家庭破裂,这也是孩子不愿意看到的。
写到这里,我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痛,我们都来自原生家庭,成年后又组成了自己的家庭,然后又变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没有意识到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就可能一直在这个家族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有看清楚自己,才有可能建立健康的机能健全的家族循环。也只有爱才能让彼此的关系得到更好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