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播读书
第十二章:“观照”的奇妙作用
冀元亨和蒋信听了王阳明关于仁体和知止的学问,茅舍顿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涌上心头。冀元亨又问道怎么才能做到知止呢。
王阳明说,知止是打基础的功夫,需要我们以诚敬的心态,但诚敬也不能太过。关于如何使外在的欲念和妄想停止下来,有很多方法,其中最简单的就是“观照”。观照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就是用心实地照着本来的样子去观察,照看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是自己的呼吸。观照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勿忘勿助,不取不舍,不迎不拒,这样才能心不着物,达到心灵宁静的境界。
通过观照,让心停止向往索取,专心向内观察,照看,体察当下的身心状态,不管外面的情况如何,当下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就是它是什么样,不要想着去改变和控制,让一切自然发生。就好像在镜子中静静的观察,照看自己一样,认真体会。
第十三章:激发生命的正能量
冀元亨和蒋信开始静坐修身,并观照内心感受,蒋信也开始忘记了平日压抑的生活和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体验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他们打坐至清晨,慢慢开始被其他思绪打扰,变得心神不宁,情绪慌乱,王阳明注意到了这一切,说道:知止之道,在止于至善。至善者,无好无恶,不喜不怒,无分无别也。慢慢冀元亨和蒋信二人便领悟。
第十四章:由外而内的改变
第二天,王阳明叫上他们到一块荒地,开始种菜,冀蒋二人虽有些不同意,但是没办法老师已经带头做了,于是也抄起锄头开始干活。王阳明看他们累到实在不行了,于是放下锄头开始讲学。说修身的关键是在于改变,要认识良知就要去除不好的习气,让心灵恢复活泼的本性。要改变就需要体会痛、冷、累、热等外在感受,于是他们二人按照老师的指引静坐了一会,发现又生龙活虎起来。这种由外而内的改变,但这个改变并不是简单改变一下内容,而是真正的进行意念的调整,慢慢放下之前的包袱。
第十五章:感觉的神奇力量
王阳明说,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心性之道,无形无象,令人难以捉摸,属形而上之学。欲修身养性,必从具体之事入手,此乃下学而上达。
日常处理任何事情都需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享受做事的过程。做到有始有终。
修生养性就好比阳光照射雾气,雾气就好比混浊之物,阳光越大,雾气就消失了。磨炼心性也是如此,将杂念、情绪转化,把困难、压力当作使自己升华的阳光。
所谓“心生则一切法生”,当你改变自身感受的一瞬间,一切就改变了,痛苦可化为动力,挣扎可化为享受,烦恼可化为菩提,生命境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第十六章:超越受限的人生
四方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一天王阳明开始讲心学要旨,他认为,儒家的学问,是我们心灵最本质的秘密,在增强自身修身的同时,必须要提升平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不然就是空谈。
修身悟道要顺其自然,才能洞悉宇宙万物存在的最本质状态,认识其本质的规律。儒家推崇的仁者是身心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将自己融入万物于一体,将自身与万物相连,从而激发巨大的自身潜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觉得生活很坎坷和焦虑,是因为我们太急功近利,以自我意愿为中心,没能认识到内心的那种源自本性的力量,不能获得超越受限的人生。正是内心内心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焦虑和抑郁,也抑制了我们潜能的发挥。
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把生活的困难看着是一种体验,接纳和包容,使我们心灵逐步返璞归真,慢慢呈现其本来的面面。
第十七章:打造一种超级意志力
有一次王阳明和弟子冀元亨登山,路上遭遇大雨,让登山之路困难重重,最终他们凭借着自己超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登上了山顶。
王阳明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凭的就是自己的毅力,也就是意志力。中途难免有困难和坎坷,但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身心,就可以磨炼出超强的自控能力,让内心保持宁静,不受外界环境的打扰。这个过程就是在练习本体的自控能力。
第十八章:心想事成的秘密
王阳明在龙场的“龙冈书院”名声越来越大,附近的达官显贵都前来学习,其中贵阳的提学副使席书也闻讯前来,在领悟了心学魅力之后,准备邀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讲学。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了人和自然的秘密,仰望星空,万事万物皆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都有一种难以捉摸的力量在支配着他们。王阳明体会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无意中领悟到了心想事成的秘密。这个秘密与人的内心、意念有很大的关系。所谓心想事成就是一个人生发的念头,以强大的思想能量,有意无意地辐射到周围的人和事,影响这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行。这就是一个人的气质和信念对人和自然万事万物的影响。
王阳明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就是通过“心”这个无形无相的本体意识与天地万物相通,万物与人原位一体,此心灵明至神,是一种极大的存在力量,如果善用之,则奇妙无穷。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真正的心想事成,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想某一件事,渐渐进入无意的本体意识境界才行。如果能生起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能获得成功,并将意志和所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达到忘我的“无意”境界,不断激发自己的本体意识,就会达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第十九章:改变命运的关键
王阳明离开龙场,到贵阳书院后,受到了热烈欢迎,并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这样理念的提出,在当时明朝朝廷内外掀起了一场关于“心”与“理”的争论。正德四年,王阳明被任命到江西庐陵县(吉安县)任知县。这是改变王阳明生命的一个契机,从此翻开了人生的另外一页。此后数年,王阳明仕途一路高歌猛进,权倾朝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三年龙场的艰苦岁月,磨炼了王阳明,也成就了王阳明,让王阳明悟道心学,广受门徒,为将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十章:本体智慧根源于“无”
在去江西途中偶遇学生冀元亨和蒋信,并在龙兴寺开始讲学,他以禅宗《金刚经》的思想,融合儒家的修身养性开始,认为良知就是一面明镜,将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而能够与天地大自然相沟通的本体智慧的良知,就根源于此。
人的本性在后天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被众多的物欲抑制,本能思维的运转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犹如明镜上沾满了灰尘。
当一个人修身步步深入,思维意识提升到自由自在、无所滞着的境地时,心灵的层次和道的本性相融相通,他的思维就和宇宙中无所不能的运行法则相应相和,从而激发我们的内在潜能,获得一种持久自由,幸福的真境。
王阳明和众人静坐参悟,体认良知,很多僧人和前来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原本只讲几天的课一直讲了一个多月。
第二十一章:心灵要与大自然节律合拍
王阳明在桃花山与弟子继续讲学:儒家正统以致良知,发掘本心光明为要务,良知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之理,是最原本的心灵状态,每个人都有这种“本心”。我们本心包括了各种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心之所发则为“意”,当我们的心接触到外界时,万事万物也由此而产生。所以,在我们心之上去外界求理、求事那是不行的。因为所有事物的道理和规律都在我们内心。我们应该向内求理。
需要我们反身而诚,至诚无息,有一种大到极致的诚意,无分无别,无内无外,才能体验到良知。致良知之道,是需要自己亲身去实践的,而不仅限于口头说说。
要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需要把自己的身心的节律调节到与大自然的节律一致,达到天地宇宙的本来状态,无为而化,按大自然固有的规律而运化。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状态,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
冀元亨在桃花山获得这种感悟后,决定追随王阳明到武陵县,以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
第二十二章:怎样才能高效率做事
王阳明到达武陵县后,其治理方式也是别具一格,先是深入了解民情,然后并不按照严峻的法典行事,而是以开导人心为主。面对大量的民间诉状,王阳明选择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让他们调节一些纠纷。
在武陵的200多天里,王阳明日夜操劳,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办事效率极高,弟子冀元亨对此佩服不已。王阳明告诉他:如果你把一件事当成负担去做,总是认为自己是可伶的牺牲品,心中充满抱怨之情,心不甘情不愿,肯定会很快就感觉累了,但是如果你充满爱的感觉去做某件事,身心敞开,无条件地全心投入,这种状态与大自然大公无私的本性有相类似之处,这时会从内心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就忘记了劳累和辛苦,让自己办事效率也高了起来。
第二十三章:突破畏难情绪的诀窍
王阳明解决了地方很多问题,深受当地百姓拥护。同时之前迫害王阳明的大太监刘瑾也垮台了,于正德五年被召见入京。途经大兴隆寺讲学期间结识了友人黄绾,湛甘泉。并发现不少学生有为难情绪,只爱好口头论学,不重实践,导致学业没什么长进。王阳明对黄绾核其朋友应良说道,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但是难易是相对的,一般人好容易之事,是因为自己的私意习气作怪。碰到困难应该保持冷静,不要去分别的思想状态,内心深处自然会想出办法,冲破难关,困难自然就不见了。通过此磨炼,就容易认识到事物的规律,体会到一种举重若轻的境界。
对事情的为难情绪,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心中对自己能力存疑,内心力量就不足,做事就不能全力以赴,自然做不成事情。如果能有足够信心,内心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不容外界干扰,调动全部力量,做事自然事半功倍。
第二十四章:心即是“理”
王阳明自龙场悟道以来,先后被提拔为庐陵县令,然后到京师任职,短短几年间,官运亨通,连升数级。
正德七年十二月,王阳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在扑往南京时,途中偶遇之前的弟子徐爱。徐爱以前学的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一套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新学说有点一时间难以接受。
王阳明认为事事去追求其“道”,其实是去追求了事物的外在,而“道”就是心的本体,王阳明主张向内探索自己的内心本体,进而发现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则。也就是“道”其实可以从内心求得。徐爱一开始不太理解。王阳明举例说,忠心、孝顺、信义、仁爱这些事物的道理,都只是在此心之中。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在乎表面。徐爱问:如何才能找到这个“理”。王阳明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只要一心去掉那些不合理的欲望,进而体悟天地自然的规律,在这上面下功夫就行了。
世上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心即是“理”,即是“天”,即是“道”。也就是我们本体的感觉、意识、追溯到其根源处,是与天地万物本位一体,不可能有离开我心而存在的事物。
从某个角度讲,我心的本体意识即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任何一件事情的规律都在我们心中,当我心孜孜以求去追求它时,在某一个契机物我两忘的时候,接通了潜意识的通道,事物本身的规律和道理就浮现在我们大脑显意识上了,而被我们认识到和领悟到。
第二十五章:如何把事物化繁为简
王阳明继续跟自己的弟子徐爱解释。做具体事情时,我们需要按照“去人欲,存天理”去做,要用外在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恭敬而至诚,完全出于自然而然,进而使之符合于“道”,这就是修身的具体内容。徐爱听了老师的讲解,慢慢有些新的解悟。
至诚是一种心灵的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无法通过外在学习而得,而是与一种没有杂质,空灵澄清的心境融合在一起。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家的修身正心,平治天下的理论中,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唯有达到“诚”的境界,才能获得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
第二十六章:通达自由的人生境界
正德八年,王阳明和众弟子在位于王阳明家乡余姚六十里的白水冲相聚,白水冲的白水瀑布是余姚第七景,风景非常秀丽。
王阳明看到瀑布说道:老子曰:上善若水,瀑布虽然壮观,这潺潺溪水却禹有至理。日月的光明,会照射到任何能容得下光线的地方,而流水则需要把那些坑坑洼洼填满才能继续流动。我们做学问,也是这个道理。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地去治学,方能有所成就。
王阳明继续讲到,水中蕴含着许多智慧,不仅有造化之妙,也包含有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我们做任何事情,如能像水的特性一样,依顺天理,顺其自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处而不安然。真正到达“道法自然”的境界,其行动举止都能随方而圆,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大彻大悟,进而获得:“知止而后定”的大智慧。事过不留、烦恼不存,遇挫折举重若轻。
第二十七章:“势”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王阳明和众弟子一路游览了宁波第一高峰杖锡之后,有游览了雪窦山,雪窦山最著名的是其“千丈岩”,昂头观山,众人不禁被天地间的壮美震撼了,进而产生了无限敬畏,感叹人之渺小。看到飞流而下的瀑布,王阳明问众弟子有何感悟,王阳明说,流水所处的地方越高,它的“势”就越明显,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势,地势、形势、局势、权势等等。
王阳明继续讲到,我们的心也无时无刻不受势的影响,《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要想有一种定力,就要做到“知止”,就要明了事物的自然规律,方能顺势而为,不为势所动。
同时,正心诚意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则有致曲之功,即在那些小事情上细微之处,也要善于使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与自然相合,调整自己的观念,心态,使其达到非常真诚的状态,合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就像瀑布一样,经管瀑布极高,水流湍急,对人有一种无形的影响,但我们能放开自我,使之不起杂念,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就能体会到“诚”的境界。
第二十八章:知行合一的秘密
徐爱跟随王阳明登山游水,领悟到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理论。使其眼界打开,洞悉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几个月的游学之后,就要离开老师王阳明,但心中还要些疑问,尚未完全领悟知行合一的精义。王阳明讲解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如同见到了漂亮的东西就喜欢,闻到难闻的气味就恶心的反应一样,是一种内心本能的反应。知行的本体,正是“心”的本来面目,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无意识”或者“本体意识”的概念类似。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的本来面目与道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达到一定的境界,心能洞悉大自然的规律,并与之合二为一,是创造天地万物的源泉。一个人的思维、意识越接近这个层次,知与行的差别就越小,所具有的能力和智慧就越大,当发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知与行就完全没有分别,之时所展现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圣人教人做修身的学问,必须在平常具体的行动和感觉上下功夫,即要抓住内心美好的、本能的、自然的反应,不断培养它,方才可以称之为“真知”,不然就是不曾知道。
第二十九章:避免“空想”与“盲动”
王阳明继续跟徐爱讲解关于知行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道理,空想和盲动是我们很容易陷入的弊端,这种所谓行或者知,都是与本体意识的智慧脱节的,它们无法触动深层次自我的智慧源泉,要避免空想和盲动,就得取“中”道而行,要积极行动,又要正确把握住思维意识的活动。
如做一件事,首先要明白目的,要明白之后,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去做。做事过程中,既是一个不断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己心境的良机,而人生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让心灵体验到一种真正幸福的境界,这就是一种参透生命,活泼自由的人生境界。
人类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我们有“良知”,要想获得与万物不同的结果,就要修养自己,将有限的生命激发出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十章:心中自有定盘针
徐爱听了老师的讲解,渐渐明白,知行合一:原来也是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进而洞悉万物规律,良知本体无所遮蔽,自然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所以,知行本体也即良知。但如何去认知这个本体呢?
徐爱问道:孟子说:穷尽自己的本心,认识自己的本性。徐爱对孟子的”穷心尽性“的理论很感兴趣。王阳明说,先儒说的”性“就是心的本体,而天地自然所遵循的规律(道),则是心性的本源。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在”尽心知性“的修养过程中,心中要有一种定盘针,与天地融为一体,使自己的行事态度符合规律。但这有一个过程,凡是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学者首先要确立志向,树立一种在困难中努力的精神,然后才能心安理得地去行动,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人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按理说人人都能很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心定下来,在心中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将来成功的前景,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切必将实现。其实就是要从始至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练就强大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