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十二藏”,藏即脏。六脏六腑总为十二,合则皆称为脏;分言之,则阴为脏,阳为腑。也可称“十二官”系指心、肺、肝、胆、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膀胱。并按五脏六腑分属两大类,而且合在一起讨论。脾胃这一脏一腑,其功能密不可分,准确无误的。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君主之官”是说明心是人体的最高统帅,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什么为君主之官?要从心主宰全身去理解,心通过神主宰全身。《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即是说心主神明。心通过神来支配和协调全身脏腑组织的功能,故为全身主宰。又通过血主宰全身。《灵柩.本神》:“心藏脉,脉舍神”脉即血脉。血流全身,这也是心主宰全身的重要原因。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为“相傅之官”的相,即宰相;傅,傅佐。肺的功能好比辅佐君王的宰相一样,故称“相傅”张介宾说“肺与心皆居隔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因为肺主气,心主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依,相互为用,共同管理、调节阴阳平衡,保持气血流通。这就是肺主治节的本义和称为相傅之官的原因。
“肝者,将军之官”。所谓肝为“将军之官”是因为肝为刚脏,属风木,性动而急,与将军的决断勇猛相似。《灵柩.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说明肝也协同心参与神的活动。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理由有二:其一,可从胆的性能理解。王冰:“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其二,可从肝胆互为表里的关系理解。张介宾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何以为臣使之官呢?理由有二:一是位置临近于心,是心的外围。心包络与心最近。是心的外围。保护心脏,代心行令。二是病理受邪。《灵柩.邪客》:“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清代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一理论是据此而来。说明心包不仅代君行令,且代君受邪,这是臣使的职责,故称臣使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