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汤问第五03总第067篇
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做人,找不到具体的遵循,或苦苦求索,或茫然无措,或迫不得已。殊不知,生我者,即我之归宿。人生有一个最好的榜样就在那里,而我们却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牠,就是我们头顶的太阳。列子“夸父追日”故事,短短72个字,即蕴藏着这一耐人寻味、鲜为人知的深刻做人道理,也是对“愚公移山”故事的延伸。那么,夸父为何要“追日”呢?结果又如何呢?原文说:
夸父不衡量自己的能力,要追赶太阳的影子。追逐到太阳隐没的山谷边上,渴得想要喝水,便跑到黄河和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喝,准备跑到北方的大泽去喝。还没有跑到,就在半道上渴死了,扔掉了手杖。由于尸体血肉的浸润,生长成了邓林。邓林非常广阔,方圆达数千里。
感悟:读以上故事,心中产生了一些疑问:一是夸父为何不衡量一下自己的体力能力如何,就如此坚定地追赶太阳?二是太阳的影子值得追吗?所谓的日影到底指什么?三是夸父的能量为何这么大?竟然黄河、渭水两条河里的水不够自己喝?其中的含义又是什么?四是夸父为什么会冒死去北方的大泽喝水?又怎么会渴死?五是夸父尸体血肉浸润能生长出一片广阔的树林?笔者的思考是:
一、思前顾后,背离主轴
人生的主旨是什么?看透万象,活个明白,活得痛快,活出意义。但是,我们每天、时常在做什么?在分辨是非、利弊、主次,在选择、犹豫、迷茫。这表明自己原本方向不明。一旦方向明确,目标坚定,使命强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夸父就是目标坚定的典范。夸父毕生至死不渝所追求的,也许就是一个冥冥之中的未知,甚至是个谜,而这个谜就是人类、人生、宇宙万物的源头——太阳能量。对于自己想要知道的谜底,哪怕随时死掉,也毅然决然、务必去探究、追求,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却全然不去耗思余虑。
在夸父的意识里,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死的概念,而是生就是生,生就必然永恒,人生“从该定”即可,又何来左右摇摆、犹豫不决?
我们可能会用“值不值”、“亏不亏”等标准去衡量、评价夸父,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是钱、权、缘等物质性的存在。而夸父所追求的,却是永恒的精神。因为太阳生养万物,是万物的本源,解密太阳,与太阳同频、共伍,就可以走上永生且生养万物的道路。多么酣畅淋漓、一以贯之、感人肺腑的人生信念啊!
二、夸父不“夸”,能量无极
夸父追日,可能有以下目的:比如探知宇宙本源(能量源头)及其规律(天时);检验自己的灵魂、精神力量或能力有多么强大;挑战生命极限,追求人生升华;为人们谋求新的希望;或是无关什么目的,只是意识使然而已。但是,无论如何,夸父活出了自己,得以自我感慨,并如愿以偿。
列子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也总是颇有深意。夸父何以为夸父?夸,现代汉语的解释有奢侈、自大、炫耀等;父,指长者。看来,人们真的把夸父看成了“不自量力”者。其实绝非如此。夸父追日,更为根本的目的,恐怕还是在于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及其升华、升级。
既然有追日的意念、勇气、决心及至死不渝的行动,表明夸父绝非凡人,其生命能量频率并非一般。夸父追日,既经受住了“火”(阳)的考验,又经历了“水”(阴)的考验,还喝得尽黄河、渭水的水,更冒死去北方的大泽喝水,表明夸父的能量层级及成长效果多么巨大呀!
然而,夸父为什么最终会被渴死于旷野呢?恐怕是因为在经受“火”与“水”的考验时,应该内伸内展,内求突破,寻求本源(祖宗)的支持,而去外求于江河之水了。然而,依靠外在力量,纵然外力无比巨大,也不能解决内在能量补给的问题,所以只能以失败告终,真是遗憾至极!回想我们的生活,连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去做什么都不知道,就忙来忙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三、精诚所致,必然永生
夸父追日虽然失败了,但是,夸父追日依然成功了!由于其精神、灵魂(本尊、高我)足够纯真、正义、强大,生命得到了高度升华和重生,获得了更大的再生和续永力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重生更大的成功吗?血肉浸润所生成的方圆数千里的邓林,就是其“化生”的实证。夸父追日是一种伟大义举,且是对人类灵性和未来命运的警醒。
当然,从现实生活这个小小片段的角度来说,夸父不顾生命常识,不透析人与天地之间的关联,造成了所谓的人生悲剧,这属于常人的正常看法。即便如此,夸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生命本原,构成了宗族能量的一部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提升,亦是对人类生命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