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用自己独有的耐心、关心、爱心,尊重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引导孩子们在自身成长道路上找寻到真正的自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优点来,这就是真正的教育。”
我从农村到城镇,教学环境发生了改变,但孩子们对于成长的需求始终不变。学生个体的差异现象是教育现实的存在,更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应尊重每一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自由,不束缚,不妨碍,“塑造”和锻炼孩子具备走向成功和幸福的能力。
教学中,不乏调皮捣蛋、没有学习自主性的孩子,他们将这个年龄的活泼和天真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却与教学环境格格不入。其实不然,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教育不能以一个模子刻画所有孩子的理想未来。我们要相信孩子都是一束光,总会照进现实,照亮未来。每一个孩子本有上进之心,怎奈环境造就差异,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的环境都会给予孩子个体独有的反馈,而学校环境并不应该成为制造孩子差异化的择优去劣“工厂”,给予每一个孩子均衡的教育。教师眼中要更有光,发现每一个孩子教育的着力点,营造教育尊重和引领的生态育人环境,让孩子们在学校大环境下发现自我、开拓自我、成长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