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浪者的故事
---读《人脉》后记
辉说推荐给我一本他看了之后感动得落泪的书,当时我正在旅途中,还是忍不住百度了一下该作者和作品内容,我有这个习惯,看任何的书籍和影视作品都喜欢首先看一下作家作品简介,有一个初次印象再往下面看。
没看到书之前的感觉是:可能打动辉的原因是他们年代相同所以经历相似吧!但不够吸引我,因为这一类的作家并不是我平时关注的范围,上学无聊时多看五六十年代的作家作品居多,例如:迟子建、方方、余华、池莉,后来隔了很久再看小说却是韩寒郭敬明之流的,而七十年代真的是一个空白区。
《人脉》的作者是张学东,宁夏人,所以他的小说写作背景也是那个西北边陲,这本书讲述的是:文革时期,一个叫“丹”的孩子无意中发现了母亲在箱子底下深藏着一张黑白相片,那是一个军官模样的男人,他将照片带到了学校并给同学传看,他说那是他的舅舅。结果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他的这一做法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灭顶之灾,老师把照片没收并调查出:照片上的人是他的外公-----一个已故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于是他的父母被打为反革命派,他被逼和父母划清界限,最后他的父母被流放到远方去改造。他一下子沦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他开始寻找父母并四处流浪乞讨为生,在他濒临困境的时候遇到一个名叫乔万金的人把他领到了一个叫五尺铺的小镇上,并认作干儿子,改名为“乔雷”。从此“乔雷”开始了和乔万金一家的三个女儿——乔云、乔雨、乔虹,还有生活在五尺铺的各色人物如二流子曹大海、丁丽英和上官莲的种种纠葛。
读完后对于这里面的人物始终有些话想要说一说:
首先乔雷,他是一个在矛盾中不断成长的人,幼时的虚荣心把一家人带到地狱,其实当时的他可能才十来岁,还是一个孩子,但是这样的遭遇注定他要背上一辈子愧疚的枷锁。初到乔万金的家中,他但求活命,对这个家并没有爱,看到自己的“疯子干娘”他心中充满了厌恶,包括乔云、乔雨对他的敌视,他也是以敌视还之。在一次次的风雨中,在最关爱他的乔红、再造之恩的干爹分分蒙难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已经和这个家融为一体,起初他为婶母送葬还有几分是被迫,但最后乔万金的葬礼他却是承担了一个儿子的全部责任,甚至到后来他把疯干娘从精神病院接回来雇人照顾,都足见他的成长,他明白了家的含义和自己的责任。
书中塑造了几个促使乔雷成长的女性最使我唏嘘。
乔红,他的干妹妹,一个漂亮纯真的哑巴。三个女儿中只有乔红对他的到来没有一点敌意,因为他让乔红吃了一个烤熟的鸟蛋,乔红体会到了关爱的滋味,于是她甘心为了这个哥哥好,她默默无闻的照顾乔雷,给她洗衣服。乔红是善心的代表,她对于乔雷关心,对母亲宽厚,对姐妹相让。也可以说乔红是温暖的象征,就像是初恋情人一般的美好。可是因为乔雷得罪了无赖曹大海,在一次看电影事故中因为乔雷的照顾不周,乔红被强暴了。在这样的悲剧下乔红忍耐着继续默默的为这个家奉献着,最后她被车撞死了,或许唯有死才能给她带来真正的解脱。因为这不光彩的经历将伴随她一生,也或许唯有死才可以让乔雷得到一丝的救赎,以后能够走下去。
最有争议的应该是丁丽英,这是一个漂亮的寡妇,准确的说她应该是母性的代表也是乔雷的性启蒙者。他们年龄悬殊十几岁,但是我想他们是有一定感情的,要不然在舞厅看到丁丽英和别人跳舞,乔雷不会那么生气,而丁丽英更不可能为了这个青年的前途故意让他误会自己水性杨花最后离开五尺镇。虽然说他们之间的情爱是不道德的,但是我并没有看到肮脏,我看到了两个相互取暖的心灵。一个孤苦无依流浪的青年,一个压抑自我得不到救赎的女人。就如小说初次相遇所说“他像极了她的丈夫”,或许这就是他们的缘分。但是也唯有离开,才可以让彼此走得更远。
至于小镇上最美的营业员上官莲我是鄙视的,我始终不明白她既爱着周太平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和乔雷上床?最后还迫于母亲的压力打掉孩子嫁给局长的儿子,这些都说明其实她不够爱,不懂爱,她既不爱周太平也不够爱乔雷,她是一个很容易屈从并适应的人。
和乔雷最后走在一起的人是乔雨,那个最初满身刺的二姐,这是这本书里唯一幸运的女人,她的幸运在于她读了书,念了师范,然后才能理解乔雷最初那些很“义”的做法,并克服自己身上的自私。
乔雷不算是一个坏男人,虽然他和寡妇有纠葛,还让一个女人怀了孕,这只是一个青春期的成长和冲动,只可惜在他一步步成长成熟之后这最美丽的果子却留给了乔雨。
那个最关爱他的乔红死了,那个心里爱着他能够不顾世俗每晚迎接他的丁丽英走了,这些都证明了:有些人为什么能够在一起?只是因为她出现的时间恰恰好而已,例如乔雨。
最后几点建议:
首先:该书作者认为他文中人称的自由转换是一大特色,但是我却读来有点费力。乔雷对自己身份的模糊其实不一定非得通过人称的变换来表现。
第二:此书的情节可以再曲折一些,例如开头的父母和国民党军官的外祖父,初看好像埋下了伏笔,到最后竟然只字未提,如果能够再在情节上让他们相遇或者再有一些故事进行补充,或许这人物才不显得那么突兀吧。
最后一点,其实作者对于文革时期只是有模糊的记忆,我觉得开篇写得力度不够,文革时期的气氛没有带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