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据说,如果你家还在用这种方式鼓励孩子,表明已经落后了70%。
故事1:
有一次到一亲戚家做客,亲戚家有位7岁的小女孩,弹得一手好钢琴。小女孩的妈妈想让孩子弹一曲给客人听,孩子有些犹豫,那位妈妈哄着孩子说:“快!弹得好奖励一颗巧克力糖!”
巧克力糖倒有魅力,小女孩动作利索了不少,弹得也挺好。得到众人称赞,妈妈想让孩子再弹一首,但小女孩伸出手,示意妈妈先给巧克力糖,否则不弹,众人看到孩子的样子哈哈笑。或许感觉权威被无视,那位妈妈露出一丝尴尬,随即冷冷地拒绝了孩子。
这时小女孩反倒觉得莫名其妙了,她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不是说好的弹琴给巧克力糖吗?
故事2:
大街上,两位表兄弟模样的小男孩在争抢一个玩具机器人,爸爸对年龄稍大的小男孩说:“儿子,分享给弟弟玩,懂分享的孩子奖励一根冰淇淋雪糕。”
这时两个孩子相互把玩具往对方身上推:“我不玩了,让给你,我要吃冰淇淋。”结果谁也不愿碰玩具,似乎谁再碰到玩具谁就得不到冰淇淋一样,最终玩具被扔到了地上,还因为力度过大,机器人断了一条手臂。这时那位爸爸有些生气:“谁扔玩具谁不能吃冰淇淋……”两个孩子相互指责,都说是对方扔的。
这位爸爸又心生一计:“谁爱惜玩具谁便奖励冰淇淋。”年龄稍大的小男孩第一个冲到玩具旁,把玩具抱怀里,引起年龄较小的男孩的争抢……
我感觉他们抢的是“冰淇淋”,而不是玩具。
故事3:
客厅里,一位光头小男孩时而瞪着面前的墙壁发呆,时而趴在书桌上玩橡皮擦。他面前的作业本,只写了最前面一行的两个字。这时小男孩的妈妈从房间出来,大概看出了孩子的磨蹭:“赶紧写作业,写完让你打一场电子游戏作为奖励。”
“我要打3场!”
“好,3场,赶紧写!”
“错了一个字,这个,改正一下!”
“……如果我改正……你让我打4场电子游戏!”
小男孩的妈妈犹豫了一会便答应了。
这些孩子的故事很常见,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大多数家庭。这些家长实际上是在自己面前“挖了一个坑”。为什么?
▷一则经典的“物质奖励与动机”实验
1971年,心理学家Edward Deci召集一群孩子做了一场为期3个阶段的“奖励与动机”的实验,实验人员让这些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在第1阶段:对所有孩子没给予任何奖励;
在第2阶段:将孩子分成A,B组。A组的孩子每做完一道智力题奖励1美金;
在第3阶段:让所有孩子休息,B组中不少孩子继续解题,而A组所有孩子自由选择在休息。
这便是后来知名的德西效应。
▷为什么对孩子物质奖励,会跟教育背道而驰?
斯坦福大学儿童心理学家Mark R. Lepper曾经提过,起初孩子们只是随意在画画儿,倘若成人又比赛又发奖,孩子们就会失去对画画的兴趣。那是因为本来孩子带着好奇或兴趣在做事情,父母物质奖励的介入,不仅降低了孩子对事情的内部动机和自发性的兴趣,甚至发生错位,物质奖励变成了孩子继续做事的动机,并且会存在物质奖励一旦停止,事情便不会继续的风险。丢了内部动机,让孩子从一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
除此之外,物质奖励还带来下面负面后果:
诺丁汉大学的儿童学者认为,学龄前的孩子习惯于做事情得到奖励,孩子的专注力将转移到奖励上,减弱了孩子对事情的投入,甚至导致孩子下次不会再关注事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儿童学者认为,父母对学龄前孩子进行奖励,这些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有自私性格、合作意识也较差;布兰迪斯大学的儿童学者认为,那些因为写作业而受到奖励的孩子,他们完成的作业往往最缺乏创造力……虽然大多数父母了解了物质奖励的危害,但仍有三成以上的父母毫不知情;即使知情的,还有意无意在用。
▷该如何鼓励孩子才是根本?
保护孩子对事情的内部动机,或培养孩子对事情自发性的兴趣。有些事情,孩子们一开始是有内部动机的,比如有些孩子认真写作业是为了获得知识,有些孩子分享玩具是为了有人一起玩,所以孩子有主动性行为,父母便无须多此一举奖励孩子。倘若是一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做,但孩子却不愿做的事情,比如那些看一眼作业或书本便会“昏迷”的熊孩子,父母便要培养孩子对事情的兴趣。
鼓励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情”分三步走:
1、分析孩子为啥“不”?
无论哪些事情,总会有愿意做的孩子,也有不愿意做的孩子;在这些事情上,有些属于孩子可以不做的,比如孩子不吃西兰花,那么Ta可以选白菜或西洋菜,但有些事情是不可不做的,孩子如果不想做,父母便要了解原因并找到合适的引导方法,比如孩子不愿写作业或不愿学英语。
直接问孩子原因是最合适的方式,但有些孩子回答不出来,或者有些孩子绕了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据统计,一个不愿学习或写作业的孩子,大多数原因是缺乏兴趣和成就感,并且兴趣和成就感是互为因果的“孪生兄弟”。
看看下面一位妈妈(A妈妈)是如何了解到儿子小A不爱写作业的原因的?
小A是个让人头痛的孩子,总是不爱写作业。A妈妈没有指责孩子,而是自己私底下“做功课”:翻看孩子以往的作业本,看看孩子的作业成绩和错漏情况。幼儿说提醒,不爱写作业的孩子,他们的作业成绩往往一般或情况较差。接着,A妈妈还私底下跟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反映小A的功课经常70分左右徘徊,对作业的热情度低。
2、鼓励的最有效动力——寻找点燃孩子成就感的小火苗
这里还是以A妈妈和小A为例子。
A妈妈在与老师沟通时发现,小A虽然不爱写作业,但是写自己名字时非常认真,字迹也非常工整。A妈妈看到在书桌上发愣的儿子,走过去拍拍小A的肩膀,高兴地告诉小A:“老师说的你写名字很认真,字迹非常工整,她说每次看到你作业本的名字时都感觉到高兴。”小A露出惊讶,随即高兴地笑了。紧接着孩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开始一笔一划认真地写起了作业,小手指那么用力、神情那么专注,似乎要把丢失已久的认真劲儿一股脑找回来……A妈妈看着儿子认真的背影笑了。
上面的做法,实际上是通过称赞引导孩子的积极行为。正如Michael Tulley通过众多研究证明,体罚、训斥、侮辱孩子根本是无效的;赞扬、赞同和鼓励才能更有效。很多时候,鼓励比教训更有用。
3、鼓励的顺风车——利用“同伴效应”
很多爸妈们会发现,面对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如果把Ta放在一位正在认真写作业的孩子旁边,这个孩子也会变得认真起来,这便是“同伴效应”。所以,如果一个不爱分享的孩子有个爱分享的同伴,一个不爱弹琴的孩子有个爱弹琴的同伴……毫无疑问会影响着这个孩子的行为。所以,当你发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的孩子看书,把他带往图书馆是最简便不过的方法了。
美国教育家雷夫·艾斯奎斯认为,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很危险。相当于在孩子纯洁的内心种下了邪恶的种子,接下来父母的一切教育也变了味道。
所以,下次倘若你想鼓励孩子,第一时间摒弃的该是物质奖励或金钱奖励了。
本文关键字:物质奖励、鼓励方式、幼儿心理、亲子育儿、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