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南浔古镇,到那之后看到了一句话:南浔古镇,天下难寻。心想,这名字真不错。
我俩是从杭州北站坐汽车到南浔的,二个小时的车程。我家是从古运河走到小镇的。由于不是走正门,所以,我们对南浔的第一印象就是荒凉。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都关门了,只剩下几件店铺,我看到了一家男人看的药店,一家老人开的早餐店,一家比较老式的服装店和一家比较大的自行车店。街道上人很少,走到运河旁看到的也是老人,几乎没有青年人,而且感觉南浔运河的水比杭州大运河的水还要绿。
我俩找不到检票站,是在小路上满腹疑惑地走着。看到了一个售票站,却一个人也没有,售票员也是在懒懒地玩儿着手机,走过售票检票口也没有人拦着,我俩想,是不是不用买票的。但在我的坚持下还是把票取了出来。人很少,两旁的屋子有些小,大多还很暗,不过他们的确是临水而居的。走上了一座木桥,向水面望去,真美呀。那景象满足了我对江南水乡的幻想。两旁的柳条印在水中,远处高高的桥和水面的倒影就像是一个完整的圆儿,桥下有一支小船缓缓地游着,水旁的石阶上有可爱的人儿在玩儿水,水面一处是波光粼粼的,下一处是平静的,再下一处又是波光粼粼的,清风吹过,凉爽而舒适,想着,在这样的景色里,穿着汉服或是旗袍,桌上放着古筝,临水而弹,风轻轻吹起鬓角的碎发,或是微微吹动裙角,那一定又是另一番美景。
路上看到两三个爱好画画的人,画着白楼、黑瓦、绿水、流水,我想举起相机拍下来,但又怕惊扰了他们。有进一个小胡同儿,有人家在生火,我贪婪地闻着烧柴火的味道,给他说:“小时候,我家在平房,生火也是这个味儿。”烟的加入让空气变得模糊,屋顶上,袅袅上升的白烟,有一种人间烟火的味道。
原来,是我们走错了路,古镇的景点是在街的另一边。走进这里才是要检票的。
我们走进了几个宅院,看到了湖丝,南浔也曾经是富有的地方。我仔细地看着每一处的介绍,可是自己又记不太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宅院里高高的门槛和高高的屋顶、刘家祠堂、商会里展出的很精美的旗袍、小莲池中满塘的荷叶、气派的“红房子”和走在路上轻轻抹去我嘴脸饼干屑的他,当时我“咯咯”地笑起来,他问我笑什么,我没有回答,当然是有一种被宠爱的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