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读后感
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相信大部分人肯定会很快乐,谁都喜欢吃,喜欢美好的事物。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你正在减肥,你有三高,你只能很节制地去吃那么一点,那你还感觉快乐吗?
这本书中就会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为什么不幸福?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幸福起来?
一 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
如果你生活安定,有房有车;如果你爱人温柔体贴;如果孩子正在上着还不错的高中;如果你不用上班,也有固定但不多的收入;如果你每天中午可以睡一个自然醒的午觉;如果你每天还能做点喜欢的事……
你觉得你会快乐吗?你感觉幸福吗?
对,那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可是我并不快乐。
自从不上班以来,我一直在抱怨,我不想每天做饭、打扫、洗晒,我不喜欢,我内心更焦虑的是,不上班就少了份收入,我很害怕收入与支出不平衡;我更怕自己在家时间一长,会固步自封,被社会淘汰。
可是我暂时并不能出去工作,一则合适的工作很难找,年龄、能力、时间受限,再者时间精力有限,如果工作,家人的后勤问题得不到保障,身体也吃不消,家有高中生,晚睡早起,年岁渐长,伤不起啊。
于是我一边在家“自由”生活,一边抱怨纠结。
我在先生面前抱怨,我不想天天待在家里做饭、拖地,先生说,那我去找个保姆,3500一个月,你出去工作?
那怎么可能,那样我更不开心!
那么我在家每天做饭洗衣服,你出去打拼赚钱?他笑着问。
那更不可能,毕竟你挣得比我多。
那就定定心,别再胡思乱想了,你把家里的“后勤”工作做好,把身体当心好,就好了。
先生的一番话,打消了我的顾虑,死了我蠢蠢欲动想要出去找工作的心,但这样的“安心”并不长久,时不时地,隔三岔五我又会起心动念。
今天听了这本书,我给自己全职妈妈的身份找到了意义,最近这2年,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那就是我生活的意义。既然事实无法改变,那还不如接受现实,找到意义,做好自己的事,生活同样可以过得心花怒放,变得快乐幸福。
有人认为这是心灵鸡汤,有可能还有毒。书中很贴心地指出了心灵鸡汤与科学研究的区分标准。
一、可证伪性。心灵鸡汤是建立在没有证据,没有证伪的基础上的,但是科学研究,比如“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是已经被证明的。
第二,逻辑一致性。心灵鸡汤常常会前后矛盾,科学是讲逻辑一致的。
第二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因为我们免不了要跟别人去比?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比什么,怎么比?
我们不幸福,原因有很多,社会、文化、自我等各方面原因,其中最大原因是,我们身处无处不在的关系中,我们都喜欢与人比较、竞争,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工作、赚钱、房子、孩子。
于是,我们就会经常陷入不快乐之中。人往往会有认知误差,我们跟别人比的,往往是别人那个鲜明的闪光的特性,而不是整体去比较。
书中提了一个问题,大家都羡慕李嘉诚,他很富有,你愿不愿意跟他交换生命?
他拥有很多财富,他已经90岁了,你愿意要哪一样?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第三 有什么方法能够让人幸福起来
小知识一:渴望不等于喜欢
研究发现,喜欢一件事情与渴望一件事情,在大脑中是完全不同的神经通道。我们以前总误以为,喜欢的就是我们渴望得到的,渴望的就是我们喜欢的,事实是并不。比如我们渴望得到钱,但是我们喜欢的不是钱,而是钱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别人的尊重、物质的满足、生活的底气、自由等等。
当我们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健康、愉悦、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可,我们才能够找到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
小知识二:多则惑
有时候越多可能让人越不开心。有一个盲人心理学教授艾扬格,她做了一个实验,一桌3瓶酱,一桌12瓶果酱,让人挑,当面对12瓶的时候,更多人出现了选择烦恼。
所以我们不要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很贫乏,缺钱缺爱缺朋友,其实你拥有的,可能正是别人羡慕的,比如年轮、健康、自由等等。
最后,书中列举了一些拯救不开心的方法,比如作出行动,它会影响大脑,产生多巴胺,不只是大脑决定行动,行动也会影响大脑,你作出笑、兴奋的动作,你的大脑也会随之兴趣起来;
比如闻香是调整情绪的最快方法;
比如深呼吸,可以让快速我们安静下来……
还有我们要怎么面对职场烦恼、如何更好与人沟通、怎么寻找真爱、如何积极养育等等,,大家可以去认真读一读——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大家好,本文由拂尘记原创,写日常感悟,聊亲子日常,拂生活尘埃,感人间之爱。欢迎关注,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