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都不用你管,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好。”这是现在多少家庭里的正在进行时。
在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所有事情都为他们想到并做好,孩子什么都不干,什么都用不想,只要学习成绩上去了,他就是家里的小皇帝。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失去自主思考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好像衡量一个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 —— 成绩的好坏。有些家长认为,做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是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报导,说是中国和日本的小学生一起参加夏令营,中国有的家长偷偷地在后面跟着,在夏令营吃饭时,中国的小学生看到煮鸡蛋,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吃?竟然说:妈妈在家煮的鸡蛋不是这样的,是白色的、软软的。
这些中国小学生在生活上能自理的少之又少,而日本小学生的自理能力非常强。这就看出我们中国的家长在生活中事无巨细,将所有的事情都为孩子办好了,让孩子只知道学习,对一切学习以外的事情一无所知。
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前几天手机里蹦出一条新闻:有一个女研究生,刚被聘用没多久,又被退回去了,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经过详细询问,她竟然无法独立生活,不知道白水煮鸡蛋怎么剥开吃?
还有一个博士生,被工作单位退回,因为以前上学的时候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妈妈喂饭。妈妈认为孩子自己吃饭耽误学习时间,这回可真成的“妈宝男”了,回到家让妈妈继续伺候吧。,他的妈妈现在得有多后悔。
换句话说,中国家长将会培养出一批“学习机器”,可以很轻松考出高分,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但也仅此而已了。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就是一批高智商的打工仔,不会独立思考问题,只顾自己,不会跟别人相处,只会按照别人给他指令工作,因为他们胜任不了领导工作。
我家孩子今年上二年级,她们的班主任老师非常负责任,在一年级告诉家长,在家里一定要让孩子做些家务,不能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实孩子是非常愿意做这些家务,围前围后帮忙。现在我无论做什么,孩子都要参与,如果她在忙就会让我等着她,一会儿她要帮着一起做。在二年级时就让孩子们轮流做值日,刚开始时有点手忙脚乱地。做了几个星期以后,孩子们值日时就非常有条理,做得非常好。别的班级的孩子都特别羡慕地说:你们老师可真好,我们也想扫地、擦地,可是我们老师都不让,就让家长帮忙,让我们赶紧坐那写作业。
现在,我们家里的一切劳动,只要能让孩子参与的尽量让她参与进来。
我们父母不可能陪孩子过一辈子,我不希望十几年后,再回头看我对孩子的教育时留下什么遗憾。
“我们不是要给孩子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应该是要给世界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