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个哥哥或者姐姐。
而迫于现实,我不得不终止这个愿望。
从我出生开始,就注定了我就是最大那个,就注定了我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了。
为什么想要哥哥姐姐?因为有了哥哥姐姐,我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避风港与更加坚实的后盾。
这个不可能的愿望尤其在大学时候最为强烈。最大的原因,我们同寝室的六个人,除了我,都有哥哥或者姐姐。
时不时,她的哥哥给她寄零食了,她的姐姐给她买衣服了;她的哥哥给她零花钱了,她的姐姐给她买护肤品了……
虽然我也有幸沾光,但是那会真的羡慕得不得了。
我超想问我妈,为啥不给我生个哥哥。但是我不敢。
在我五岁那年,我们家迎来了一个小天使,那就是我弟弟。
我依稀记得,当奶奶把一团软软糯糯的小人儿包裹好抱出来的时候,我好奇的盯着看。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小。
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小手手,小脚丫子。怎么才有这么大点儿呢?我好奇的问奶奶。
奶奶温柔的抚摸着软软糯糯的弟弟,一边说:你刚生出来也是这么大点儿,慢慢才长这么大的。
最让我着迷的是弟弟长而卷翘的睫毛下边藏了一双黑黑的大眼睛,盯着人看的时候,简直能把你萌化了。
弟弟小的时候,可爱哭了。没错,是可爱,是爱哭。
尤其记得,弟弟两岁那年,我们全家一起拍了全家福。但是弟弟的每一张照片,左脸颊上,都沾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泪珠。
那天影楼的老板都说,头一回遇见这般爱哭的小男娃娃。
可即便是个爱哭鬼,也掩盖不住人家可爱的事实啊,大概小孩子到了这个阶段,都是可可爱爱的吧。
在时光悄无声息的脚步声里,弟弟长大了。
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后来到大学。
上初中开始,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开始校园生活。那会儿我大一。
由于我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在爸妈的栽培下,独立能力自然比弟弟强一些。我就特别担心弟弟第一次离开家会不适应,然而终究是我低估了男孩子的适应能力。
虽然弟弟个子相对于同龄的小伙伴略微小巧一些,但是却拥有着小小男子该有的气概。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从未听过他对学校生活的抱怨。
成绩平平,不突出也不落后,但好在听话懂事,从没有像一些同龄的青春期叛逆的小伙伴那样让父母过多的操心。这大概是我觉得最骄傲的地方了。
我初中高中对各学科的领悟能力,是比弟弟要强一些的。按理来说,我应该成为弟弟最好的辅导老师,但是那会的我,心高气傲,对待别人可以心平气和,唯独对待弟弟不一样。
我控制不住自己易怒的性格,加上弟弟也遗传了一丢丢爸爸的固执己见,每次对弟弟的辅导,都是草草收场的结果。这大概是在弟弟的成长过程中我最遗憾的地方了。
我们一家,从未没有给他施以过多的压力,让他尽力就好。所以弟弟一般般的成绩考上一个一般般的大学,唯一值得庆幸的地方,学校位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此翻开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由于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偏离基本轨道。加上自身对于基本道德理念领悟能力不算差,从弟弟初中开始,我对他开启了“姐姐式的教育”。
简单一点来说,我把思想政治的一些人生观念结合自己的看法,对他开启唠叨模式。类似于老师把教科书的内容灌输给他一样。不同的是,姐姐式教育,更加通俗易懂。
我们对弟弟的要求,从来都是学会做人胜过一切技能。因为做人是一个人的基本。要有自己的底线,要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担当也要对自己的行为买单。同样,决绝果断,敢闯敢拼,有上进心也是作为一个男子汉必不可少的。
现在在我眼里,他只是一个小男孩,是我的弟弟,但是等他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伴侣,需要做到独当一面的时候,他应该是是以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身份。我不希望作为一名男子汉的时候,他依旧是小男孩那般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样子。
弟弟步入大学的时候,我已经走出校园,独自翻启我人生的另一篇章。慢慢的对校园生活,曾经的一些遗憾,对社会有了切身体会,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于是我开启了升级版的“姐姐式教育”。说辞不再是当初他高中那会向他描述的大学生活如何如何美好。而是告诉他我的遗憾,建议他怎样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甚至可以是无拘无束的,但是过分的自由,往往会让刚逃出高中囚笼的雏鹰们,忽略掉过分安逸所带来的灾难。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大学最遗憾的,不是缺少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是错过了大学图书馆里珍藏的千万册图书。
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些数不尽的书里,有我所追求的一切的答案,有正确的人生指引,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了图书馆以外,迈出学校大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校门之外就是社会,你对社会实践的掌握程度,决定着能在这个社会站在怎样的位置。
勇于走出温室的花朵,往往更能经历得起暴风雨的摧残。
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在无拘束的生活中放纵自己;花点时间,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行动了。
“千万不能让自己闲下来”,这是我对弟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了。
“机器一闲就会生锈,人一闲就会颓废。”这话一点儿不假。人一旦闲下来,用来消磨时光的,大多只剩手机了。网络游戏,娱乐软件,视频软件,等等。时间消磨了,人也差不多颓废了。
我特别记得大学那会认识的几个同学,大一开始就寻找着自己的定位,目标,参与各种实践,慢慢的开始自己创业,有那种男子汉敢闯敢拼的决绝和魄力。
如今,在我一无所有时候,人家已经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团队,在这个城市安了家,成为了尊贵的梅赛德斯车主。
不知道是我的碎碎念还是弟弟的自觉能力超强,从他上大学以来,我发现他真的长大许多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听从父母的意见;也会主动关心家里的事情,不再只顾及到自己;而且也有自己主动去找一些事情做。
在一次次的交谈中,我感受到弟弟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我替他感到欣慰,也替父母放心。
他的大学生活,有课堂学习、有体育活动、有学生社团、有全民K歌、有社会实践、有一群小伙伴;有放松、也有事做。我觉得这样甚好。
有一次,与弟弟聊天时,他说在跟小伙伴一起送外卖,并且很自豪的跟我说,送外卖是学校最赚钱的兼职的时候,我有种莫名的心疼,甚至想让他停止。但是我知道,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他的人生需要靠他自己闯荡,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
他需要尝试生活的种种酸甜苦辣,在汗水与收获的喜悦的交织下,才能成长的更加坚韧不拔。
现在,我很荣幸我能成为姐姐,我不再羡慕那些有哥哥姐姐的朋友们。因为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姐姐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是那种虽然身肩责任感,但是对弟弟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有一种莫名令我欣喜的成就感。我做到了了作为姐姐应该尽的责任,所以我的付出让我倍感幸福。
尤其是,我没办法享受哥哥姐姐们的宠爱,但是,我努力让弟弟成为了别人眼里羡慕的有姐姐的人。
“别人有的,我的弟弟也不能输。”这句话我在心里默念了无数遍。我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弟弟最好的一切,不仅仅是物质。
我尤其记得,从我在城里上高中,弟弟在家里上小学那时候起,我会把为数不多的生活费攒下一部分,给弟弟买零食。
后来我大学了,我固定每个学期,至少会给弟弟买一套衣服,一双鞋子,买几次零食,给他两三次零花钱。如果我去兼职了或者拿到奖学金了,我就会多给他一些零花钱或者给他买稍微贵一些的衣服。
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些算不了什么,但是这是作为一个姐姐,对弟弟的爱,也是对弟弟的期许。
我希望对他多一点的关心,可以让他在有爱的环境下成长得更自信、更加坚韧不拔,可以勇敢的无需顾虑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让他知道,无论做什么,他的身后还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姐姐,做他坚韧的后盾,让他更有勇气的走下去。
直到有一天,他能独当一面,成为别人的后盾。
我相信,那时候的他,会知道怎样好好爱一个人,也会拥有作为一名男子汉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看完点个赞,余生还长,让我们带着爱,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