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06—选股的13条准则

大家好,欢迎来到圆姐读书,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昨天我们讲到股票的6种类型,分别是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性、困境反转型和隐蔽资产型,投资不同类型的股票我们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今天我们来看林奇给大家分享的13条选股准则:(我稍作归纳了一下)

第一是公司的名字听起来枯燥乏味,业务简单,或从事的业务内容让人厌恶、不感兴趣。

之所以有这些标准,是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让华尔街的那些投资经理和分析师们,根本没有兴趣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推荐,继而也就避开了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们的追捧,这样公司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专注的开展工作,持续的提升盈利。这也给了普通投资者们很长一段时间去发现它们并建仓,等到股价慢慢涨起来,机构投资者们开始关注了,钱大量流进了,此时就给普通投资者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比如一家公司名字叫瓶盖瓶塞封口公司,这种听起来一目了然的公司,正是林奇喜欢的。还有一些业务令人厌恶的公司,比如一家专门清理加油站油污的公司,那脏兮兮、油乎乎的工作想想都让人不舒适,但就是这样一项工作,这家公司却日复一日的重复做着,工作人员还会将收集起来的油污拿回到炼油厂重新提炼,后来它们将业务进一步扩大到清除厨房餐具的油污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油污上,公司的利润每个季度都在增长,股价也持续上涨。

第二是从母公司分拆上市的新公司。这是因为母公司一般不愿意看到分拆出来的子公司上市后表现不佳,因为这样会间接影响母公司的股价表现,所以它会拿出最好的资源帮助新公司发展。分拆上市的公司对于业余投资者是一个寻找大牛股的宝地,比如搜狐分拆出来的畅游、新浪把微博单独拿出来上市,这都成为它们最赚钱的部分。

第撒三是机构没有持股,而分析师也不追踪的股票。这指在某些行业里,机构们可能更关注那些排名靠前的大公司,而很多表现优异的小公司却没人关注。事实上,很多股票在没有成为热门股之前,股价都能稳定增长,而一旦暴露到镁光灯下,反而导致股价的暴涨暴跌,这是因为关注的人多了,人们的预期不一致导致的,所以不要追热门股,很容易成为高岗上的接盘侠。


第四是公司被谣言包围,既然是谣言,肯定是不真实的。比如有一家垃圾处理公司,市场上传言它受到黑手党的控制,使得人们都不敢买入公司股票,而这家公司的股价却涨了100倍。这和当初因八项规定,白酒行业受重创是一样的,人们都传言白酒要完蛋了,以后年轻人都不会喝白酒了,但结果了大家都看到了。

第五是公司业务让人感到压抑,比如丧葬服务业。这个行业作为服务业,比一般的公司利润都高,无论是出售墓地还是提供丧葬物品和服务,但大家可能都觉得这个钱赚的不吉利,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购买。SIG正是一家殡葬服务公司,它通过不断收购,整合了丧葬业上下游企业,但在长达数年时间里,尽管它的业务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机构们却对其避之不及,直到它承接了亿万富翁霍华德休斯的葬礼,才开始名扬全国。后来当大批机构开始追捧时,它的股价已经上涨了20倍。

第六是公司处于一个零增长的行业,很多投资者都热衷于投资高增长的行业,比如新能源、自动驾驶、航天军工,但往往牛股都隐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行业中,比如塑料小刀和叉子行业、地毯行业、清洁剂行业、丧葬服务行业

第七是公司有一个利基,主要指拥有某些特许经营权的公司,比如一家石料厂,天然具有地域优势,材料基本没有成本,而高昂的运输费用,使得临近的石料厂不会想到要把沙子石头拉到你的地盘来和你竞争,这就相当于具备了独家经营权。一家拥有独家经营权的公司,如何夸大它的价值都不过分,因为此时你可以任性的提高价格。这类公司比如曾经的报纸和有线电视,具有专利产品的医药和化学公司等。这和巴菲特说的护城河很像。


第八是人们需要不断购买其产品的公司,就是拥有复购率高的产品的公司,日常生活每天都要用到的,还具有一定的品牌吸引力的产品,比如牛奶、饮料、香烟、药品,这些明显比玩具、家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

第九是公司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对于那些因技术竞争陷入价格战争的公司,最好的投资策略是去找谁从它的价格下跌中获益,比如电脑因价格战降价,获益最大的是那些需要大量使用电脑办公的数据处理公司。

第十是公司回购股票,公司的高管们也主动买入自家公司股票,我们经常说一旦有高管增持,一定是一大利好消息,一方面说明股票价格较低,另一方面说明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没有问题。

另外,公司回购股票,也是回报股东的最好办法,因为回购之后,市场上的流通股总数减少,总收益却不变,那么每股收益就会上升,进而让股价上涨。在《滚雪球》里就提到,巴菲特就是通过在熊市里不断买回伯克希尔的股票,让股票越来越值钱,现在伯克希尔的股价已达43万美元一股。

那么,我们要小心那些与此相反的操作,就是高管减持和增发股票,一旦发现,就要远离这类公司。

以上就是林奇总结的选股准则,那么有没有一家公司集所有优点与一身?

林奇说,有的。

这是一家清洁剂公司,名字和业务一样枯燥无味,它位于路易斯安纳州的一个沼泽地里,从来没有一位分析师去拜访过它,但公司拥有专利产品,具有一定的行业壁垒,公司业绩一直持续增长。很少人购买它家股票,基本都是高管们自掏腰包在购买。林奇知道之家公司之后,等待某次股市大跌后,以7.5美元每股的价格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这一价格比公司董事还便宜了2.5美元。

后来,股价开始大涨,林奇赚了很多钱。

再然后,梦就醒了。

这黑色幽默,是不是让你也差点信了:真的存在这样完美的公司?

所谓人无完人,股票也一样,不可能有一只股票能完美符合所有的选股标准。投资就是经济的一部分,而经济学其实是个选择的学问。每个人看重的标准不一样,选择放弃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所以尽管有方法,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如何去权衡。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圆姐,关注我,和你一起读理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