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呈现。
问题一:你还记得你对孩子的初心么?
回忆一下你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你对他有什么期许?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看着那个粉嫩粉嫩的小人儿,心中都是一片柔软,对他的期许大多也都是希望他健康快乐。
然而随着孩子的一天一天长大,有没有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我们不只希望他健康快乐,还希望他懂事、体贴、爱学习、讲礼貌、不急躁、不骄傲……
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二:为什么大家都火急火燎的抓孩子教育?
父母认知程度和社会成就比较高的家庭,孩子耳濡目染就会把每一步走的不错。然而更多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的焦虑,而父母的焦虑,来自于互联网。
互联网让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信息实现了连接,让家长看到了更多的优秀孩子,再对比自己孩子,艾玛,差距这么大!人家那么牛,我娃以后还怎么在社会上立足?不行,我也得让娃学本事!于是立马去买了一把小鞭子。好吧最后一句开个玩笑,但是,“别人家的孩子”成功地让家长焦虑起来。不对呀,我们小时候也都会有一个“别人家孩子”,我们不也好好长大了?那能一样么?我们小时候“别人家孩子”最多就是隔壁小明,同村小红,现在的“别人家孩子”可都是互联网那头的高富帅。
于是各家父母都变身多面手,一手抓饮食、一手抓社交、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兴趣……
问题三:我们到底想从这样的教育中得到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抓教育?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答案的可能性:最底层的是希望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活不那么艰难,要求高一点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在未来进入中产阶层,生活富足;再高一点的是希望孩子日后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更高级一点的是希望孩子日后能够有选择的自由……答案还有很多,因为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都不相同。
对,就是期待。
我们之所以要抓教育,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脑海里对我们的孩子都有一个形象的预期。这个预期就是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听起来好像这没有问题,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年度目标或者人生目标一样,有了目标,行动才有方向。
然而这里面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孩子是他自己人生的主角。一个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子,难道不应该是由这个人本人来决定吗?
这个暂且不说,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问题。
问题四:假如有一台培养孩子的机器,把孩子从小塞进去,然后等他出来,他各方面都是你所期许的样子,你愿意吗?
我相信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不愿意。为什么呢?不是说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长成自己期许的样子么?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因为我们自己往往意识不到,当我们谈论起教育,谈的根本不是教育目标,而是——连接和参与的过程。
问题五:连接和参与分别代表什么?
1.连接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前阵子神童张炘炀特别火,10岁上大学,16岁博士,这样的成绩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只能仰视,然而仅仅因为他非让父母在北京买房,让网友对他的评价急转直下,为什么?
因为我们认为他不体谅父母。体谅是什么?是情感。所以,我们会看到,当一个人的成就和情感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容易倾向于情感,而忽略成就,而情感就是我要说的连接。
我们养育孩子,不是为了他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是为了他能回报我们多少,就是因为我们会和孩子产生一辈子的情感连接。这种情感连接,让我们的人生体验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比如我们肯定都有深切的体会,当你生病的时候,孩子主动递过来的一杯水,可能比他考一百分更让你开心。
这就是连接的力量。
2.参与
做任何事情,不参与进去,我们永远游离在事物的边缘。我们有了孩子,最大的荣幸就是能够陪伴他成长,参与他成长的每一步,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提升了自己,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成就了自己,有些父母因为孩子参悟了人生。参与,不只是看着孩子成长,自己也在成长。正是因为这些参与,在我们离开世界的时候,才会觉得生命不虚此行,留下满满的美好回忆。
看完这个你可能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把孩子塞进那个培养机器。因为,虽然那样会出来一个我们期待的孩子,但是那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之间没有了任何情感的连接,没有参与她成长过程的喜怒哀乐,甚至连一份过往的回忆都没有,这个孩子即便再有成就,和陌生人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下面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问题六:有了上面的认知,如何来改变我们的行为?
在寻求答案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理论:系统论
我们先看下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一组彼此有关系的元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 组成系统的三要素:元素、连接(关系),功能(目标)。
通常,改变元素对系统的功能(目标)不会有什么影响。比如一个球队你换了球员它仍然是一个球队。想要改变系统功能(目标)需要改变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模式,或者说改变功能(目标)也能反过来倒逼系统元素的关系模式发生改变。
结合我们上面对教育的理解,我们改进的方法也有了眉目:以终为始。
假设我们的小家庭是一个系统,我们这个系统的目标不再是教育出一个有成就的孩子,而是相互参与对方的成长,共同进步,建立稳定和谐的情感连接。试想一下,我们和伴侣以及孩子的关系模式会发生哪些改变呢?
当我们的目标是把孩子教育成才时,我们会因为孩子的一点点成绩达不到我们定的标准而焦虑烦躁。另外因为我们想去“教育”孩子,所以就会把自己的定位偏向于上位者、控制者、督促者。那么在这种目标之下,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其实就是:我来控制你,我来督促你,我来领导你。
而当我们把目标换成了互相参与成长,建立情感连接之后,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可能会偏向于商议者、建议者和学习者。那么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就演变成我们共同商量、我建议你、我们相互学习、我们一起来。
在第一种关系模式下,我们每天的关注焦点是:孩子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
在第二种关系模式下,我们每天的关注焦点是: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进步?
所以,关系模式的改变会带来我们一系列行为和心态的转变,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