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半农幼年在父亲的影响下能够背诵儿歌和方言,这是他对这个全新的世界最初的认识,这对他后来的语言学成就有很深刻的影响
【感】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太重要了,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见】幼年时期的苦难经历,造就了刘半农坚韧性格,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再遭遇怎样的苦难,他都能坚强的挺过去,从不放弃。
【感】苦难是人生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就能给人带来崇高感。
【见】刘半农心中难过,回答道:“我们要当心,一定不要做卖萝卜的。”年纪尚小的刘半农可能不知道卖萝卜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但是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待他稍稍
长大了一些,才明白了穷人生活的艰辛,对卖萝卜人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见多了穷苦人所受的苦难,他也逐渐形成了疾恶如仇的性格。
真实的生活残酷而血腥,同时也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让他们能够尽快揭开生活的面纱,直面真相。
【感】唯有身处底层的人,最有机会看到世态人情的炎凉。
【见】扎实的基本功加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刘半农日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感】成功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有一样适用。
【见】有的人死了,他的灵魂却存。刘半农的生命落了,却留下了珍贵的著作和一种令无数人感叹的求学精神。这些,是他留给世人最有价值的东西。
刘半农的一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他用敏锐的神经洞察着这个世界,用最丰富的笔触描绘着他的人生,用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地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他的笔下流出过很多故事,而他的人生,就需要后人在他的作品中细细体味,以还原一个个属于读者的刘半农。
在文学上,刘半农将白话诗演绎得淋漓尽致,结集出版的作品对后世影响颇深。他将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都变成了文字,让它们变得鲜活、立体、可以咏诵。
【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半农的生命虽然陨落了,但他的精神用存。
读完整本书后,产生了一下几点感悟:
1.想到了不对称法则,他前期的积累是后来取得成功的垫脚石。
2.苦难是人生的学校。他的一生真的很苦,但苦难也成就了他。
3.感谢生命中遇到的贵人。
4.识别机遇,增强实力,把握机会。他之所以能够得到陈独秀向蔡元培举荐到北大任教的机会,离不开他自身的实力。
5.人生在世,世事无常。年仅44岁,却因为一场意外陨落。
6.相信信念的力量。在他的一生中,是拳拳爱国情和对文学的热爱支撑着他对抗苦难,直面战时,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