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9年十月份来简书的,几个月以来虽然一直勤奋地写,但知道自己功底很差,写的都是水文。
在简书也经常看些简友们的优秀作品,无意中发现了王智君老师的作品,遥远的苹果树 这篇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几次被感动到流泪,这正是我想要看的那种文学作品,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有着淳朴民风的作品。
从那以后,我拜读了王老师的所有作品,每天都去看看他是否有新作品出炉。最近一段时间王老师没有更文,我正着急呢,机会来了。
这要感谢<谈写作>专题的老师们给预备了这样的机会,昨晚才有幸在<谈写作|牛人堂>群里听到王智君老师的精彩讲座。
王老师是个很贴心的人,他把一个小时的时间分成两部分来讲。
首先,谈了他的人生经历,王老师出生在东北一个偏远落后的乡村,小时候的生活很苦很穷,以至于只念到小学毕业就辍学参加劳动。
种过地,放过牛,学过木匠,就因为文化浅,木匠没有学成,却无意中接触了文学作品,开启了写作的道路。
写作的头两年一部作品都没有发表,可是他没有放弃,也正因为他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有兴趣的简友可以去王智君老师在简书里的文章,放牛娃写稿四年变成公务员。那里写的更加详细。
王老师个人经历的总结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小学毕业能为理想而奋斗,而我高中毕业疏于学习,尤其最近几年读书太少,总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成功没有捷径。
王老师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写作,没有因为家人的不理解,周围人的嘲笑而放弃,在煤油灯下写作两年没有发表作品仍不放弃,这种坚持同样是我缺少的,无论做什么事总是半途而废,跟王老师相比实在惭愧。
在写作方面,我完全是个小白,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和学习,所以,王老师昨晚分享的关于写文章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方法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一直把写故事看得很难,很深奥,昨天才知道,故事就是把口头讲的事记录下来用文字传播。说到这,我想起很多人都特别能说,尤其讲起新鲜事口若悬河,活灵活现的,可是,一让他写出来就不会了。
王老师说故事要口语化,大众化,通俗易懂,我好像明白了,如果我能把那个人眉飞色舞讲解出来的故事,用他的语言方式转化成文字不也同样精彩了吗?
有些生活化的语言更能触动人心,就像老师所说,少用那些华而不实的词汇,因为写作题材来源于生活,多用生活的语言来写文章。
最后,在互动的时间,王老师让大家提问,他解答。
有人提出新手写作该注意什么?这也是我所关注的,王老师提出的建议再次直指我的问题,他说新手最好少写流水账,不写流水账,不要把生活原本记下来,而是要经过加工写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事。写自己的经历,人不可能什么经历都没有,真实才能打动人。
另外,切忌不要瞎编,编的不符合逻辑,不符合生活。
我的生活经历阅历都不丰富,王老师说除了直接生活体验,还可以间接体验就是通过读书获得,以及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想写哪方面的题材就深入到那个环境中,去观察跟人接触了解。就像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在矿区工作那段,就曾深入到矿区生活。
我觉得这是个填补自身生活经历阅历浅的好办法,还是需要在生活中去弥补,去挖掘题材。
对于写作小白来说,散文和小说的区别一直迷茫中,王老师也给予了指导,散文有两种:
一种是叙事散文,有人物有故事,故事不追求太复杂,简单温馨的小故事。
一种散文是抒情散文,没有故事。
散文可以非虚构,也可以虚构,因为散文是文学作品。
1500-3000字的散文可以当小说,可以当散文。
昨晚一个小时的听课时间收获不少,以上是我听课的笔记也是心得,输入以后的输出,是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感谢王智君老师的精彩分享!
感谢谈写作的编委们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