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

卷七,秦纪二。时间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09年。主要故事有:图穷匕见、秦统一中国、焚书坑儒、李斯矫诏、大泽乡起义等。

1、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的计划不可谓不周密,牺牲不可谓不大,荆轲不可谓不英勇,但是失败了,坊间流传的一个版本是因为秦舞阳漏出了破绽,可见一个好的执行关键不在于计划、方案的完美,最重要的是选择执行的人。

2、王翦破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的比拼,尤其是量级相当的两个对手之间的竞争,资源优势往往压倒一切。

3、秦统一中国。史书中多是讲连横、合纵的失败,或者说秦如何强大。但很少去对比六国与秦的差异。六国仍然沿用的是分封制,各国的财力、兵力无法实现有效的集中统一,组织内还是以裙带关系作为执政的基础,秦国自商鞅变法起已实行郡县制,掌握国家大权的是社会精英。六国当时的执政理念还是以周礼治国,秦国是以法治国,从制度建设上看,六国也已落后秦国。六国与秦国比好似家族企业集团与跨国集团进行抗衡,失败也是必然的。

4、始皇修筑秦陵、阿旁宫。这是中国自古的传统,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大企业病开始扩散,注重外在的形象忽视内部的效率和不公平,要防范于未然啊。

5、陈胜、吴广起义。制度刚性的结果,引发陈胜、吴广走上创业的道路。同理,在现代企业中,以文化团结人要强过刚性制度管束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