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芋湾
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我看见“什么”两个字最多,大宝最喜欢对着标题不停地问“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猫”“为什么额头前的头发叫刘海儿”“为什么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倒是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这本书其实就是另一个“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我对这本书有点不屑一顾呢?突然我有一天问自己。随便找到一个目录问自己,我未必说得清楚。寻思自己心态,应该是觉得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不了我的好奇心,加上都是些常识,觉得太小儿科。然而,我面对问题答不上来时,就不得不低下头来好好看看了。
书中每一个问题对应的解释通俗易懂,配图鲜明夸张,人物动作幅度大、脸部表情突出,视觉冲击感强。这些是给人留下有趣印象的组成部分。
“石头剪刀布是谁发明的”这节,解释了这只是为了饮酒喝得尽兴而流行的小游戏。这一节的后面还有知识小栏目,在“游戏不分国界”中介绍了石头剪布有世界级比赛。这让我感到震惊!甚至有人提议将“石头剪刀布”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一招制胜”中介绍了,科学家研究发现,玩石头剪刀布时,男性第一轮最常出石头,女性第一轮则更爱出剪刀,所以当你玩石头剪刀布时,最好对男生出布,对女生出石头。在知识充电站中还介绍了“每个人出石头、剪刀和布的概率为三分之一,因此每局游戏胜负平的概率也各为三分之一”。
这些的介绍瞬间激发了我兴趣,我琢磨着自己平时石头剪刀布时是否如“科学研究”的那样。好像挺有道理的。然后,我找到家里的“男生”“女生”用石头剪刀布试了个遍,基本上次次灵验。当我知道对方第一次出的是什么之后,竟然能三局连胜!真神!这么个简单的游戏,竟然还有科学家研究过。从书本的介绍再到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觉得很有意思。
除了有趣,这本书我思考了一二。
思考一:文化是怎么传播的?
生活中的一些偶然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便成了文化。
像喜鹊为什么被称为吉祥鸟?有个人家门前有个喜鹊巢,他常给喜鹊喂食。突然有一天他蒙冤入狱,抬头看见喜鹊在窗前。那喜鹊不停地叫着,他心想:莫不是有好消息?果然,三天后,他就被释放了。后来,喜鹊是吉祥鸟就一个一个传开了。人们看到喜鹊就认为会有喜事。看到喜鹊,每个人都期盼能有好事。
文化发源也许是偶然,它被传下来,则是它符合了人们的某种用途。一个人的故事不是文化,大家都接受这个故事,并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代一代影响下去,这才逐渐形成了文化。
思考二:不管时光多么深远,人们的感官可以想通?
像“喝酒为什么要碰杯”这一节,现在碰杯处于礼貌,很久以前碰杯是为了防止主人暗中下毒——喝酒时故意碰杯,让自己的酒溅出一些到对方的酒杯中,如果主人带头喝就说明酒里没有毒。这样的心机和危机感自古以来原来就在碰杯里被演绎的这么美妙!
这一节还介绍了,古希腊人认为喝酒时“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舌头能尝到酒的味道,唯独耳朵没能参与享受”因此,他们外喝酒前碰杯,让杯子发出清脆的声响,让耳朵也参与到喝酒的乐趣中来。这样的介绍,也让人不自觉微微一笑,仿佛感受到这喝酒时的香气、听到这清脆的碰杯声,而且看到的是红色的葡萄酒!哈!好神奇!人与人不同,穿越时间和空间,通过文字,我们的感官竟然相通。内心溢满喜悦,我拥抱了一团叫做“文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