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人民网看到一个关于某脱口秀演员因段子低俗、调侃疫情、调侃未成年人而被罚款的网评,标题是“脱口秀不能成脱缰野马”,突然有种直觉,今年会成为脱口秀行业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野蛮生长、跑马圈地的阶段,向着下一个阶段迈进。当然,我只是普通观众,希望它好,但也只是看客。
虽然我说是脱口秀行业,但其实就是李诞、就是笑果文化而已,就像我们说起相声行业,其实说的也就是德云社。最早知道脱口秀是零星看到过今晚八零后脱口秀还有某海派脱口秀节目,但那时我并没有被吸引,真正开始觉得喜欢始于脱口秀大会开播,现在回看真的是好简陋,简单的舞台、简单的赛制,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脱口秀演员竞争中国脱口秀大王的称号,估计那会儿都没人把比赛当回事,所谓大王也就是圈子里几个朋友自娱自乐的名头,也根本想不到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我还记得第一季的冠名商是个什么止咳糖浆吧,各个环节用心但粗糙地给金主爸爸做着广告,再看今年第五季脱口秀大会,就今年这种经济形势下,拿到了十一个冠名商赞助(大概),舞台、赛制、选手都不可同日而语,脱口秀大王的含金量,那真的是金闪闪啊。从第一季看到现在,真的是有种陪伴他们从一颗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感慨。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些人啦,最开始就是李诞、王建国、池子、程璐、梁海源他们,其实就是八零脱口秀的创作班子。
李诞现在成了诞总,现在觉得他更多的身份是个明星而非脱口秀演员,在各种节目的嘉宾席看到他,喜欢他发表的很多观点,虽然我知道很多人骂他,但无所谓,我就是很喜欢,明明对这个世界悲观又绝望,但还要说开心点,人间不值得。
王建国,很多人拿他跟李诞比较,因为最早的时候,王建国很多欺负李诞的段子,而现在李诞坐在评委席,建国还在舞台上拼杀。其实我觉得他跟李诞底子里是一样的人,对这个世界绝望悲观,所以他们是彼此最好的哥们。不同的是,李诞选择遵循世界的游戏规则,所以他成功了,而建国不愿意屈服,选择封闭自己,靠自己的能力赚让自己舒服的钱。我记得某季某期他在一个并不好笑的作品里说了一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真的永远都没办法准备好,当我打开门,门外就是深渊,深渊跟我说,你瞅啥“,原话不记得了,但大概是这么句话,虽然那次的段子并不很好笑,但我觉得这句话就是他真正想说的。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正如李诞所说“国仔很强,我们都知道他很强,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在想谁有可能是冠军的时候却总想不起他。”今年刚结束的第五季,节目里其他演员捧王建国说”状态回来了“什么的,我都无感,我对他的节目已经没有了原来那种期待感。但这没什么,建国也说”我输是很正常的,因为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听这句话的时候真的很心酸,老将披荆斩棘,终于见到曙光,却也无力享受荣光。但,建国,谐音梗之王,这盛世如你所愿。
池子,脱口秀superstar,超喜欢他的在台上自在撒欢的劲儿,”哎呦喂,知识点啊朋友们“笑死,后来因为一些什么事吧,没能走下来,早早的离开了这个舞台,真的很可惜。奥对了,不知道还有没人记得第一季的时候有一哥们叫韦若琛,虽然出场不多,但是他讲的5月22日是黑客情人节的段子、理工女在操场跳僵硬舞蹈的画面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候张博洋脱口秀还在舞台上犁地,沉淀两季后如彗星班崛起又消失,现在也看不到他了。
庞博、rock、杨笠、呼兰也都是老将了,庞博跟着脱口秀大会走完了五季,也是老人了,脱口秀那些事他肯定都经历了,但岁月却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一丝沧桑,变化的可能是气质更加沉稳,但不变的却是那颗赤子之心,永远阳光。呼兰的东西是真的强,段子都很好,而且有思考、有个性,今年最喜欢的一句是”躺有躺的价格,卷有卷的价格“,今年的冠军,实至名归。杨蒙恩、何广智、李雪琴、徐志胜、鸟鸟、邱瑞,这些后起之秀们都是热搜的常客,赶上了脱口秀最好的时代,机会与努力成就了自己,谢谢你们带给我快乐。
今年还有毛豆的表演,前几期的节目真的是把我笑傻了,到半决赛关于中华小当家段子结束后,他说这个段子是刚开始说脱口秀几个月时候写的老段子,翻出来讲了,没想到效果那么好,李诞赶紧接话说“原来早在两年前毛豆就有了进半决赛的实力,厉害厉害。”其实这句话是揭露了一个挺冰冷的事实就是:经验、技术的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新,观众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永远想要更新的东西来满足自己,于是一次次的比赛就是对演员一次次的压榨,逼他们拿出更新的东西,如果没有了就被新人替换,就这么残酷。当然啦,我也知道我没什么资格去心疼他们,就像郭老师说过的“你不用心疼他,到台下数钱的时候他可没告诉你啊”。不过我想,如果表演的效果,新鲜能占这么大的比重,那说明还缺乏更成熟的体系。就像相声,郭老师讲的东西就算听了好多遍,再听还是能笑,那才是更成熟的行业。虽然相声,可能、大概也要被时代淘汰了,但那是时代的错。
想来,其实我真的不是脱口秀迷,我是脱口秀大会迷,我喜欢的是这个舞台上的这些人,作为一个观众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上面讲的有些东西可能只是我的主观臆断,因为我只了解他们在这个舞台上讲过的、表现过的东西,至于其他地方是什么样的,我并没有去了解过,包括他们写的书,其实我也没看过,但也没什么,我写的是我心中的他们。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心里是有丝丝悲伤缅怀在的,仿佛有些东西就要消失不见了。第五季脱口秀大会舞台上,梁海源淘汰后说”我要退出脱口秀大会了,以后会专心做专场。”当时我跟朋友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他离开,我仿佛看到脱口秀走到了极尽绚烂处,要开始谢幕了。”再往后呼兰说着关于公司劣币驱逐良币、杨笠讲完段子都要努力地去解释自己并没有想要冒犯,演员们开始弱化比赛,对于冠军的争夺欲望下降。可能是那个相对纯粹的脱口秀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