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

文/猫石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今年春节没有见到远房的桂芳阿姨,问起母亲才得知,去年冬天因为一场车祸,阿姨永远地走了。

桂芳阿姨是我外婆的表妹捡养的。听母亲说那是腊月里的一天,姨婆(外婆的表妹)正要下地干活,推开门看见一只竹篮框立在门柱旁边。

姨婆下意识地蹲下来翻看,层层的抱被里面不是什么别的,一个奶娃娃蜷缩着脖子脸正酣甜地睡着。

这是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被放到了这里?是男孩还是女孩?

我至今都十分佩服姨婆的勇气。在那样的年代,没有宽裕的生活条件,一家的吃喝全靠庄稼地里忙出来,要收养一个孩子,光有善良根本行不通。

姨婆俯身抱起孩子,熟睡的小脸不圆也不红,胎发倒还在,看样子应该是刚满月不久。如果是夜里被人放过来的,这孩子已经足足冻了一个晚上。姨婆心疼地抱紧了一点,朝里屋走去。

这一年,是姨婆结婚的第三年,还没有孩子。这个陌生的小生命的到来,是不是幸运降临的预兆呢?

姨婆轻轻地把孩子放到被窝里,解开红系带,一层一层地打开抱被。被子底部已经被尿液浸湿了,得赶紧换掉。

一时半会儿也来不及去别人家讨这么小的奶娃娃衣服。姨婆心灵手巧,拿自己的贴身夹袄沿着腰身两边缝牢收紧,做成了一个睡袋状的连体棉服。

“是个女娃哟。” 姨婆对姨公说。

“老大还是阿姐好啊。” 姨公回答道。

老大还是阿姐好啊,一辈子帮衬父母照料家庭照顾弟妹。阿姨走了,姨婆仍在念叨着。

                                  2


抱回桂芳阿姨的第二年,姨婆生了一个女儿,后面又陆续有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六个子女,不论男孩女孩,亲生的还是抱养的,姨婆都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

我们都说姨婆好福气,今年80多岁的她已经四世同堂。这是生命对她的善良最好的回报。谁能料想这场意外的发生,就这么带走了她至亲至爱的大女儿。

桂芳阿姨勤劳持家,没出嫁前在村里就是公认的肯吃苦。跟男劳力挣一样的工分,家里扎藤凳割猪草还样样不落下。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在家,帮母亲照应家里家外,照顾几个弟弟妹妹上学吃饭。

我印象里阿姨一直非常朴素,难得在春节和亲戚办喜宴时见她置换新衣裳。就是在这些时候,她也总在旁边帮忙,端菜洗碗擦擦扫扫。她就是这样总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从不说一个累字。

阿姨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是很多人想要的好字成双,都说这是前世修的福气。母亲就时常羡慕,说我要是个男孩就齐全了。

阿姨种了一辈子的田。意外来的那天,她还在去买种子的路上。之前每年秋收,阿姨都预备一大袋香米带给母亲,说煮的粥香糯粘稠,对胃最好。这次看着她送的米,想着再也见不到她,不禁泪湿了眼眶。

阿姨一直在默默付出,但好人却没有一生平安。因为姨夫患有肝病不能劳累,两个子女还小的时候,阿姨几乎包揽了家里地里所有的脏活累活。就这样,每年庄稼的收成最好的总是她家的,连过年杀的猪都是最肥最重的。

经年累月的劳作,让阿姨的脸上早早地爬满了皱纹,比同龄人看老许多,但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子女长大成家了,她又开始帮照顾下一代,带完孙子带外甥。看着娃娃们一个个背起书包走进学校,她总是抢着去接去送。

阿姨出事的时候骑的电瓶车被撞成了两截,人被抛出去近十米远。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个月,这样的悲剧每每想起心就如刀绞一般。

母亲说阿姨是她那个大家庭的顶梁柱,有她在,才像个家。其实,有妈的孩子都知道,妈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妈妈在,家才在。

姨婆是坚强的。春节给她拜年时,晚辈们都像提前商量好的一样不去提到桂芳阿姨,怕她老人家再伤心难过。

“往年过年啊,桂芳都在忙,今年呢,她总算可以歇歇了。” 姨婆轻轻叹了口气。

我看见母亲和舅舅们都在悄悄地抹眼泪。姨婆是心疼这个大女儿啊,只是这回她把爱深深地埋进了心里,就像当初她第一次抱起那个篮筐里的孩子一样。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