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笔记要点来自刘昕老师《亲子情商》十二门必修课系列的第12课:《亲子情商问题解析》
讲师:刘昕老师,是一个智慧、温暖而有爱的训练师,亲子情商训练高级导师;昊天国际教育资深生命教练;幸福心理学研究院幸福教练;美国NLP大学授证的NLP专业执行师。
这是亲子情商课堂系列的最后一节课,刘昕老师收集了几个问题作为案例,用她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进行解答和分享。以下是我整理的记录,掺杂我自己个人的理解和观点。
问题1:“我的儿子,快四岁了,特别胆小,连让他和小朋友打个招呼他都往我身后缩,一要求他和别人问好、打招呼他就哭,怎么办呢?”
孩子在最初的时候,都是毫无保留敞开的,也还不懂得什么是顾忌和退缩。随着年龄、环境等的变化,孩子可能会出现退缩的现象,于是也就可能会让父母开始焦虑。父母应该给予有所退缩的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注”,要看到、了解,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读懂孩子的情绪。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而父母自己的情绪也会让孩子看到并感受到,孩子会观察、关注自己的父母如何做,然后效仿。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孩子五岁以前,父母尤其应该注意陪伴和关注孩子的情绪,真正做到“看懂、接纳、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而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更应该身体力行,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积极言行。
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承载和传递。高情商的智慧父母,需要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孩子,看到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问题2:“面对孩子的抵抗情绪,单亲妈妈如何改善和儿子之间的关系?让他能自觉做作业?”
当孩子的情绪是抵抗,而不是愤怒、生气、委屈、伤心等时,说明孩子和父母站在了对立的位置上。当父母也认为孩子是在抵抗之中时,那么孩子的心门明显地就已经关闭。
抵抗意味着冲突和对立。当这样的情绪出现了,父母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做了什么,会和孩子形成了这样冲突的关系?”。
孩子到了7岁以上,就会开始有明显的独立意识,这时候如果不能接纳和理解他们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并不尊重他们。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背后,去包容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产生抵抗的情绪。
除了关注孩子的情绪,父母还要了解情绪背后的想法。刘昕老师给父母的建议是:放下“抵抗”这个词,因为当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时,通常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压制和限制。如果孩子能享受的是包容、爱和接纳,孩子就不会有抵抗和对立的情绪。
父母应当和孩子多聊天、“谈心”,放弃父母的强势,“放下妈妈的外衣和面具,和孩子成为朋友。”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当你的心敞开,孩子的心也才会敞开。”不把焦点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也许孩子反而会表现得让你出乎意料的惊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行动能教会孩子“主动、自觉”的行为,“自己享受的事情才会自觉、愿意去做。” 在关注孩子的同时,活出自己,让孩子看到父母的行动,孩子也会自然而然效仿。
问题3:“我的儿子9岁了,小的时候很自信很大方,可是越大越没自信,他钢琴弹的不错,家里来了客人,要他弹个琴给大家听,死活都不肯还和我对着吵。”
刘昕老师认为,孩子有主见的表现是孩子“长大”的标志。有时候孩子跟父母的对抗,恰恰是表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开始长大了。
孩子长大了,就有了自己的理解。9岁的孩子会更加需要尊重的感觉,而不一定是因为没有自信而拒绝父母要求。拒绝父母的要求,是孩子不愿意盲目的听从,不愿意去做自己内心里不喜欢或者不想做的事情。
父母通常都会因为孩子的出色表现而喜悦、高兴、骄傲,但孩子却未必认同父母的感受,也未必会喜欢父母的“炫耀”,有的孩子也许还会认为父母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想法,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根本不会认为父母以自己为骄傲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用自己的立场去要求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理解孩子,用稳定的情绪去和孩子交流,也许孩子会敞开心扉,和父母良好沟通。
问题4:“我和先生离婚了,有两个孩子,一个14岁跟爸爸,一个6岁跟我,我要怎么做才可以把对他们的伤害降到最低?是要告诉他们事实还是隐瞒一段时间?大儿子还好,小儿子太小了!”
刘昕老师的建议是对孩子坦诚,用稳定的情绪告诉孩子。因为6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明白语言,可以理解父母所说的事情。
对于父母的离异,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分开了,但是对孩子的爱不会变化,孩子不会因此就缺少了其中一个的爱,而陪伴,也是可以照常给到孩子的。
决定分开的双方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攻击、互相憎恨,如果可以,应该相互祝福、接受事实。
父母能真实地面对事实,也让孩子可以接受真实。如果选择了隐瞒或者欺骗,那么,“所有的隐瞒、欺骗在孩子长大以后,将会成为更大的伤害。” 父母应该用最平静的方式,最佳的交流环境和感受去和孩子交谈。无论怎样,父母都应该活好自己,积极面对事实,让孩子的伤害可以降到最低。
问题5:“我的女儿初中,特别喜欢摇滚乐。那哪里是什么音乐,简直让我很受不了。我也是懂音乐的人,女孩子听听古典音乐多好!于是我要求她听一个小时的摇滚音乐,就也要听一个小时的古典音乐,可是她总是和我对抗!”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渐渐地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父母就会觉得孩子是在和自己对抗。
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依附。和孩子做“交易”,不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而是一种命令和控制。要想让孩子改变一个行为,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必须足够好,孩子才会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让孩子有一个正向的、父母希望的发展。只有孩子信任父母,才能让孩子接纳父母的建议。
主动地关注孩子,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和交流。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而是资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不是关注问题,而是需要给问题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
只要我们不把问题当成问题,才能轻松去应对。经历问题,才能有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和快乐时刻。好的状态和心态是化解问题和烦恼的最佳助力。
”先让自己成为,才可能让孩子成为。“这是高情商父母的表现。
世界总是存在问题的,问题是凡人最常遇到的生活内容。正面、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的行为本身就是问题。当我们很在意、不喜欢自己的某个特质,就越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这样的特质。因此,当我们不去在意,能够真正接纳自己身上的特质,那么反而不会在孩子身上看到从而引发自己的焦虑。
每个孩子都有优势也有短板,父母要接纳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应该一直都是“接纳和爱”,而不是对抗。
“如果你不能飞,那就跑。如果你不能跑,那就走。如果你不能走路,那就爬行,但无论你做什么,你必须继续前进。”
身为父母,我们没有天生的智慧,但是我们可以多学、多思考。不是去学习去阅读,就一定可以成为智慧父母,也不一定别人的方法就一定适合自己,但是,如果不学习,那么就更加不知道如何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
学习,不见得一定要学到百分百,只要有启发、有收获,就是在提升自己,让自己可以有更好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积极,才能更好。而积极的人,收获总不会太差。
看到孩子、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陪伴孩子,相信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尊重,拥有快乐和高情商!
更多家和汇亲子情商系列课程的文章在下面,请翻阅简书号“沐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