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从任职多年的公司离开,在选择下一份职业时,曾在两种类型的企业之间摇摆不定。大公司结构清晰,但人事复杂;小公司小而精干,但结构混乱。大小之间,有不同也各有优劣。
几经周折,最后还是选择了当前供职的这家大企业。前有小企业一路上升的全局经验,后有大企业结构化管理的指引,这几年,我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
所以,如果再有人问我,“大企业小企业,要怎么选?” 我会先问他,“你觉得自己最欠缺的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有清晰的结构化思维的概念,那我建议你去小企业,一团乱麻的小公司最需要你这样有清晰概念的人才去帮他们结构化、系统化,去升华茁壮成长但难以突破瓶颈的组织。
如果你已经培养了足够的大局观,曾经站到过高点,但对自己还稍稍信心不足的话,那我建议你去大公司再历练一番。从头做起,从基础打怪升级,让自己在每一个模块上都狠狠地捶打,这样的经历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当然,如果两者你都已经具备,而且自信满满。那我会说,老板,收下我吧,今天开始跟着你混!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地之间,纵情驰骋吧。
你可能注意到了,我的选择基于两个关键点——大局观 & 结构化思维。
“大局观”字面很理解容易,但真正做到,却是很难的,未曾抵达过的地方,有些时候真的很难想象。当然,我理解这是可以培养的。自己虽然经验不足,但成功的人士还是很多的。崔恩.博西(高效人士的12个关键点)曾经说过,“如果你做了和其它成功人士同样的事情,那么你就会逐渐得到他们所获得的成功”,所以向成功人士学习,多思多想,就是最好的方法。
那结构化思维又该如何理解呢?提起这个,我想名气最大的应该是斯蒂芬.科维的“紧急重要四象限”法则。通过“紧急”和“重要”两个纬度,科维建议我们把任务进行分解,然后针对性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一方法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深陷时间泥淖的小伙伴,让我在一团乱麻时,重归有序。
除此之外,结构化的模型还有许多,性格分析中常用的九型人格、DISC模型是结构化的,企业管理中不同的组织架构、逻辑配合是结构化的,写作中总分总、顺序倒序方法是结构化的,运动中有氧、无氧组合方法是结构化的,饮食中荤素搭配是结构化的,学习中数理化是结构化的……,发现没有,自觉或不自觉中,我们其实已经把这些生命中的点滴结构化,并分门别类地来管理、来应对了。并且,如果分类得当,应对或处理时我们会轻松许多。
人生就像棋盘,各有规律可循。结构化思维其实就是去发现这蕴藏其中的规则,把杂乱的、无序的因子分门别类,找出其中的差异、关联、因果,然后针对性找到合适地应对方法。
记得当年在初创公司的痛苦。供应链涉及方方面面,事务繁杂。经常是这边刚解决一个技术难题,那边项目要求提前;这边刚供上一批货,那边来了客诉;这边质量刚刚稳定,那边要降成本……。然后就是,会议没结束电话来了,事情未结束老板来了,汇报未结束供应商来了,谈判未结束辞职信来了……
纷繁复杂中,千头万绪的念头,真是令人崩溃。直到有那么一天,当沉下心来,从基础做起,把这些小模块一点点打磨、堆砌,直至坚实、有序,才发现原来凡事都有规则,等你理清其中的模块,找到其中的关联,顺势而为,会轻松许多。当然,我说的只是心理上的轻松,千头万绪中,顾及方方面面,必定需要付出更多。
所以,如果再有人问我第二个问题,“每天忙的团团转,该怎么办?” 我会建议你不妨先停一停,把你的工作内容梳理一下,找到合适的纬度,分门别类,再利用科维的“四象限法则”加以区分。这样,你的效率一定会好上许多。
所以,遇事不慌,多思多想才更重要。“但是思什么?想什么?” 你或许会问。没事,往上再看看我写的内容吧,不行还可以单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