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

阿 伟


我所在的办公楼走廊里、会客厅和茶室里,悬挂着多幅根书创始人、书法艺术家杨玉冰先生的根书作品。它们线条丰富,造型灵动,虬劲有力,意境优美,富有立体感,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后来我与杨老结识后,方知这些根书的原材料取自其家乡四川的高山杜鹃根,经过多种工序制作而成的。当地农民在山里种果树时挖出来的杜鹃根,原来都用来烧火,杨老却废物利用,根据杜鹃根自然天成的形态因势造型,加工制作成根书、根雕艺术品,广泛适用于楼堂馆所及家庭,其价值也陡然提升。近年来,杨老先后在新加坡、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进行了艺术巡展,根书作品被达芬奇博物馆收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与好评。

欣赏着眼前的杜鹃根书,不禁联想到美丽的杜鹃花。杜鹃花是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900余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而以亚洲最多,有850种,其中中国有530余种,占全世界59%。可见,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中国拥有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巨,可谓举世无双。国内除新疆和宁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特别集中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一带,三省区均分别占百种以上,是世界杜鹃花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

在贵州西部黔西县与大方县交界地,有一处名为“百里杜鹃”的自然野生杜鹃林,绵延五十公里,令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在湖北麻城,分布有100万亩古杜鹃,其中包括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10万亩原生态“龟峰山古杜鹃群落”。经专家考证,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称华中一绝,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古杜鹃原始群落。其中,龟峰山“杜鹃花王”树龄长达300多年,次生枝干达56枝,每枝干茎在6厘米至10厘米之间,树冠冠茎达6米,覆盖面积达35平方米……当春季花期到来,那些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的杜鹃花竞相开放,鲜艳夺目,满山遍野,犹如彩霞绕林,美不胜收。

由美丽的杜鹃花,我想到了啼血的杜鹃鸟。杜鹃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人们更喜欢叫它布谷。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夜空中短脆的啼鸣总会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人们对它也就多了几分喜爱。由于杜鹃鸟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而凑巧的是,杜鹃彻夜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类映山红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这正如唐代诗人成彦雄所写的诗作:“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关于杜鹃鸟与杜鹃花,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蜀国土地肥沃,物产丰盛,和平富庶,人们丰衣足食,生活幸福。可是,终年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变得懒惰起来,终日醉生梦死,嫖赌逍遥,纵情享乐,有时竟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当时,蜀国皇帝杜宇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不禁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催促人们及时播种,最终积劳成疾而死。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布谷,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于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人们被感动了,一改懒散享乐的坏习惯,更加勤勉地播种耕作,蜀国又恢复了富庶安定的局面。人们为了铭记国王杜宇的功德,把那彻夜啼叫的小鸟叫作杜鹃鸟,把那鲜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鹃花。

此刻,我脑海浮现出军旅作家王宗仁先生写过的一篇《杜鹃酒》。在藏南地区,有一个美丽神奇的湖泊,名为酒湖,这“酒”就是因为许许多多的杜鹃花瓣落入湖中发酵而成的。“每到开花季节,杜鹃怒放,花盘或仰或俯,绿叶掩映,把个小湖衬托得十分妖娆。微风拂过,花瓣被卷得纷纷扬扬、最后一片一片地落入湖中,水面上便铺了一层厚厚的花毯。这花毯在风中不住地颤悠,闪金流彩……一两天后,便渐渐地沉入水底。用不了多久,水面又落一层花瓣。再沉底,再落下……就这样,花瓣在湖里经过浸泡,发酵,酝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香味,像酒,似糖……”美味的杜鹃酒,不仅使酒湖成为当地藏胞、驻军官兵、过往游人津津乐道的景地,而且吸引了黄羊、野牛、小鹿、獐子等许多动物的到来,“它们踏着一路芳香,寻到酒湖,尽情痛饮,有的竟然喝得大醉,像一摊摊烂泥躺在地上。”在宗仁老师的笔下,这杜鹃酒是那么的醇厚芬芳,令人心醉。

杜鹃花绽放美丽,杜鹃根演变艺术,杜鹃鸟提醒时节,杜鹃酒醇香醉人……杜鹃啊杜鹃!如果说,杜鹃鸟的啼血为人们带来了播种的福音,那么杜鹃花绽放那醉人的美丽,杜鹃根呈现那艺术的享受,不也是一种花与根的啼血么?

      (作者简介:阿伟,本名孙华伟,字逊之,号山南居士,斋号养心,曾用笔名孙逊、梦陶溪、贺兰剑。前“天狼”特种兵作家,《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生于鲁西南,游历大西北,客居北京城。曾服役于陆军特种部队,进修于中央直属机关党校。先后在全国工商联、中央统战部、中国科协等部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现任国家一级学会宣传调研处处长。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全国报刊发表文学、摄影作品400余万字(幅);策划或执导影视作品《天狼淬火》《西部霸王花》等近50部(集);著有《刀尖上的传奇》《醉里挑灯看剑》《特种兵追梦》等8部文集,部分著作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曾参加中国-巴基斯坦反恐联训、美国高级代表团访华、联合国维和行动、边境战场勘察等重大活动的策划宣传。作品入书入典入榜入馆入试卷。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荣获全军优秀人才奖、昆仑文艺奖、《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全国征文奖等军地奖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843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3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87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6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89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31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1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4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67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81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5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5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6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97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零露 唐诗宋词中多次出现杜鹃啼血的典故,李商隐《锦瑟》中:望帝春心托杜鹃,书友分享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第一句:...
    零露_清扬婉兮阅读 7,173评论 6 4
  • 一、成语初识: 拼音:dù juān tí xuè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一直啼出血才停止。形容哀痛之极。出处:唐...
    雅俗共赏Y阅读 391评论 0 4
  • 杜鹃夜啼凄厉的时候,映山红染透血色,似乎一树的炽烈,满山的红艳都曾是夜啼鸟委屈的悲鸣。大概是东风末梢,春荣忽谢,繁...
    勤得阅读 900评论 3 10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嘴不饶人的奶奶离世三十年,笑口常开的爷爷也已离开我们二十年。二老生前就一普通农民,乏丰功伟...
    大哥大哥你好帅阅读 353评论 0 0
  • 从众原理很好理解,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在地铁上遇到乞讨的人时,他的手里永远捏着几张一元钱,这是对从众原理的很...
    雷鸣_a869阅读 3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