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第七篇
有一个小男孩,从两岁开始起就对传统的玩具没有兴趣,可是他有一项非常特殊的能力,那就是玩螺丝刀。
在他学会说话之前,他已经能在家里创造很多的“危险工程”,比如说摇摇欲坠一碰就掉的橱柜门;比如说一碰就会倒在地上的桌子椅子;比如说不知道轮子躺在哪个角落里的小推车……
当然,橱柜门、桌子椅子和小推车,对于这孩子来说还只是小case。托尼甚至还拆开了家里的吸尘器、电源插座,在爸爸妈妈绝对不鼓励的情况下,他还拆开了妈妈的洗衣机。
在许多年之后,托尼仍然追随的自己对于科学的兴趣,他在自己家地下室的发明创造,常常让全家人都处于危险——小小的爆炸时常让家人感到不安,洗衣机里面的马达常常不翼而飞,有很多次这个小发明家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就没办法洗衣服了。
在学校里,托尼对科学科目的兴趣,让其他的同学相形见拙,他相信自己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唯一的问题是选择哪个领域专注学习。最终托尼做了决定,现在他是一名物理学家。
那么托尼这样的天赋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是天才吗?
什么样的内在动力让托尼能够在两岁的时候就那么熟练的使用螺丝刀呢?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对自己遇到的事情作出反应并加以适应。在儿童精神分析里,我们猜测这种反应一部分是天生的,因为我们会发现,即便是新生儿对于突如其来的声音、任何强烈的刺激或者挫折,都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作出反应。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环境的变迁,以及更为高级的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出现,这些与生俱来的倾向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不仅每个孩子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对危险作出反应,而且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抵御危险和保护自己。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孩子成长为复杂的人,我们不能依赖现行的方法和通用的原则去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和克服恐惧,必须考虑那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显现出来正在发生作用的健康适应机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在听了专家和朋友的建议之后会说:“这对我的孩子没用”。——如果某种方法与某个孩子的个性不匹配,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个孩子身上管用的方法对另一个孩子不管用。
而托尼的故事正好能够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每个孩子的“适应机制”或“防御”是什么意思,以及如何把它们运用到孩子早期成长和人格发展上。
其实托尼之所以早在两岁左右就会熟练的操作螺丝刀,是因为托尼害怕一切陌生的,不熟悉的和未知的东西。在孩子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恐惧。
而托尼的战胜恐惧的方法很特别——主要就是调查研究。如果他能弄明白一个东西是如何运作的,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他就会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局面,再也不会害怕。这就是为什么托尼会拆开吸尘器的原因。
许多孩子都会害怕吸尘器和吸尘器发出的噪音,有一些孩子是通过让自己学会使用吸尘器开关控制噪音来克服这种恐惧;有的孩子可能会扮演成吸尘器,模仿吸尘器在地板上爬来爬去,以此消除恐惧;但是对于托尼来说,仅仅知道吸尘器的开关能够控制噪音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找出噪音从哪里来。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大量探索之后,吸尘器的小螺丝和轮子都被托尼拆了下来,消失在托尼狂热的研究中。
同样,对于托尼来说,仅仅知道电源插座可以控制电灯、以及碰到这些东西很危险的道理还远远不够,父母的警告只会让他更加想确定危险究竟在哪里?以及想弄清楚为什么会有危险?于是他会用自己的那把螺丝刀,一次又一次地拆下电源插座上的电板,让自己陷于危险之中,一旦爸爸妈妈阻止他,他会因为自己对于恐惧的处理方式被干涉而产生愤怒。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托尼“谋杀”电器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不再满足于为了搞清楚电器如何工作而将其拆开,他还想把它重新组装,让他再次运转起来。于是,托尼之前那种拆开电器加以研究的欲望和动力,现在转移到了组装和再创造上。在这个阶段,就不能再说托尼是出于为了解决自己的恐惧、控制自己焦虑的需要而探索机器运作原理动力。这个阶段,研究发现和再创造本身乐趣无穷。
当然,从前一个拆开的阶段过渡到后面这个再创造阶段,在下一篇文里,我们会看到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更能向我们说明拆开机器这件事对于托尼缓解自己恐惧感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