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我觉得有点难受,感觉是有话想说,但是又说不出来,嗯,感觉就像是吃了什么不消化的东西,简单地说,这是“积食”了。
度娘说积食这个现象,多见于小儿,因为小儿消化能力不强就容易积食,呃……宝宝积食了。好吧,我承认我没有完全消化《月亮和六便士》。它就是那样堵在胸口,上,上不来,下,下不去的。
消化不了,是因为吃得太多,也可能是东西的内涵过于丰富,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消化,先多少反刍一点,希望这感觉快点过去。
大致的感觉,这本书是写一个随心而活的家伙,一般人可以都把他算成是混蛋,能把一个混蛋写得这么认真,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主人公虽然有着高更的原型作为背书,但看高更的作为与书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实在是两种根本不搭界的两个人。
先想一想这个书名,对于这种像是一个谜底的书名,不由得让人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猜为什么是这个书名呀?为什么是月亮和六个便士,毛姆自己解释是听到一句话,觉得有意思,然后就用到书名上了,没有太多的想法。
毛姆听到的话多了,为什么没有选其他的一句呢?还是内心有些小触动才放到这儿的,我看完书,再回头看这标题的时候就是觉得月亮和六便士,都是圆的么,一个在天上,美,但却遥不可及,六便士在地上,小,但却有实用价值。
一个人面对这两个东西的时候,选择哪个呢?
哦,对了,选择的两难,才是一个所谓名著的精髓,这本书也是这个套路。
书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最终选择的是月亮,觉得心里有创作的冲动,不画两笔就那么难受,实在受不了锅碗瓢盆、老婆孩子的烦扰,一下净身出户,自寻清净去也。毛姆对于这样的人,愿意独立于人群这外的人,都有一种好感或者说是崇拜吧。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选择月亮的人并不值得赞美,选择便士的人也不应失去尊重。各有各的活法儿,各有各的幸福指标,大家各自安静的生活就好了,并不见得你放飞理想的生活,就能比我的土里刨食儿的生活方式好到哪里去。
往深里想一步,谁都想活成个人样儿。中国人努力的方向是“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西方人总是要活得自我,哪一个对?其实本没有东风西风谁压倒谁的说法,大家各自求仁得仁,自己觉得好就行呗。
但往往大家都喜欢多走一步,这往往就是造成各种误会与冲突的症结。这一步源于人类的自恋品性,所以永远都会有误会与冲突。正因为人人都自恋,当他觉得幸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这个时候,就开始犯错了。
他要推销自己的幸福,把自己的幸福标准施与他人,从而完成改造世界、解放人类的宏愿,这是一切人自觉不自觉的行为模式。比如小说中的“我”,不时想把别人纳入“我”所认为的轨道中,其实还有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她姐姐姐夫、史特洛夫以及布兰琪·史特洛夫……
可惜,他们都错了,整本书也就是用这些所谓“文明人”的错来烘托出思特里克兰德的特立独行。也只是踽踽独行而已,绝对不是对或者是好。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子曾经曰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个说法就是:你的蜜糖可能是我的毒药。
这句话,也可以用在推荐这本书的那些人身上。
月亮和便士都是圆的。都很圆满,便士永远不会融进月亮中去,而月亮也不会下凡和便士去结合,如果硬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既不必要也没有好的结果,但总是有人在这样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还是别费事儿了,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