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计划 助力农村教育发展
龙潭区杨木实验学校 钟文龙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我参加了互+计划,学习了最新鲜最时尚的学习方式,让整个暑假获益匪浅。
以前我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形式。真正的教学还得是传统教育方式。通过假期学习,我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做好最真的教育呢。
在8周的时间里,我了解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给乡村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了解了互+计划走过的美丽一年,了解了学校3.0时代要做什么,了解了马云乡村奖教师王菲的所思所想所感,了解了凉水井中学是如何定位,了解了如何用心理学的视角“成为一个人”,更了解了提升学校网络课程管理的关键所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可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我校是我区唯一还保留村小的农村学校,长期以来,由于位置偏僻,专任教师不足。很难开齐开全课程。让山里的孩子享受与大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这一直是困扰我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而互联网+教育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一所边远山区教育设备落后的学校,如何冲破传统教育的禁锢,与时俱进;如何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高要求;如何实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载体时代的变化和挑战;如何完成内容的资源性整合,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今后,我们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普及、运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探索以为人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育途径,以信息技术对于开发创新潜能的作用为突破口开展研究,深入探讨师生凭借现代教育媒体发展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与模式。要让老师和学生都有学习信息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其次注重培训,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一)教师的培训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关键。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没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没有一支高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再先进的设备也是废铁一堆,没任何用处,更谈不上教育现代化。为此,学校应该以着力培养骨干教师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让骨干教师以示范课的形式带动全体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逐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师应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注意加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并逐渐形成一种支援学生学习的网络系统。另外,学生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地学习中,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得所教学科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加工处理,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就拓宽了学生视野,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室里,教师可以用现在教育媒体——电脑、电子白板等现代媒介展示教学课件。教师利用教室里的网络终端设备,自制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难点;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巧设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乐中获取知识。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建立符合本校的优质“资源库” 校园网资源库具有因特网上资源库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商品化的资源库无法提供学校个性的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在校园网中自建资源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信息化教育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