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六)

欧丽娟老师将贾宝玉的启蒙进程划出了四个节点:一是太虚幻境中兼美的性启蒙,性成熟是成长的初步阶段,宝玉由此初次接触到成人世界;二是薛宝钗说《寄生草》对其出世思想的启蒙,薛宝钗点出了热闹之下的空妄,也由此引出了后文的宝玉解悟;三是“龄官画蔷”对宝玉情缘分定观的启蒙,宝玉从自我为中心的儿童阶段走出,体悟到自己欲占领天下之情的虚妄,原来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第四次是“藕官烧纸”给宝玉的婚恋观启蒙,情理兼备而两尽其道的痴理说让他认识到“情”的执着不是“全无”或“全有”的,而且心诚意洁比外在形式更重要。

脂评本第三十回尾批:愛眾不常,多情不壽;風月情懷,醉人如酒。贾宝玉无疑是一个情痴情种。警幻情榜对其的判语是“情不情”,脂砚斋评他“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他把整个世界都当作生命对话的对象,对个体充满了爱的情感。对于美的敏感和留恋,对于美真诚的维护,对纯净的精神世界的守候,正是他的赤子之心的体现。

贾宝玉的身上有一种双重性格,他既是一个行为偏僻的纨绔子弟,在第三十回中,他戏金钏、踢袭人,平素更是混迹脂粉、嬉笑玩闹,在当时的评价中就是一个纨绔;但恰恰是他的赤子之心,使得他与别人区别开来,时人论其“下流痴病”,但这正是他对美的执着,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看到了美的幻灭,为了美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

宝玉是一个成长中的少年。从“情不情”到“情悟”,正是他的心灵成长过程,因为“爱众不长,情深不寿”,“情之表见于爱,爱众则心无定像,心不定则诸幻丛生,诸魔蜂起,则汲汲乎流于无情。此宝玉之多情而不情之案。”

在前头的第二十二回中,宝玉悟禅却被黛玉机锋问住,自忖钗黛二人知觉在他先却不曾解悟,便放开去不再纠结。宝钗和黛玉虽看得通透,却未能解悟,须知“悟”与“知”是两回事情,而宝玉则有解悟的禀赋。只是当时的贾宝玉被一出《寄生草》挑起了出离之心,但还未到境界。贾宝玉的一生就是悟道的一生,“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这一回写道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
    刘乐丹的阅读 6,518评论 0 0
  • (公众号:读书交流群) ◆ 第1章 总序 >>《红楼梦》是天才之作,优美与壮美完美结合的悲剧中的悲剧,是宇宙之大著...
    王美丽2020阅读 5,748评论 0 1
  • 红楼,象征着富贵生活。红楼梦,指代此书中富贵的生活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大梦。南柯一梦,心中难免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悲痛。...
    Mr阿星阅读 13,512评论 0 8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7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5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