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童时不曾见过母亲对什么零食有所偏爱,或许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她总是留给我们兄弟俩,也就不曾表现出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
我家刚迁到高原上的那两年,家里依旧贫穷。母亲除了种一亩多地的蔬菜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夏天上山挖药,冬天去远牧场捡牛粪,而一去就是一天,自然中午回来不到,就只能在山上或草原上吃些干粮。母亲每次带的干粮不是馒头、沙琪玛或饼干什么的,而是一包米花糖。她说米花糖酥脆香甜还经饿,累了就着开水吃几块不仅甜到心里,还可以管几小时,干活也不觉得累了。那时的我刚从农村出来,也不曾吃过什么零食。每次周末,母亲从山上回来,知道我从学校回来就会特意给我留两块,我因此也能享受到这种由糯米、白砂糖、猪边油加工而成的美味。

过了三年,我家生活条件好了,母亲回了趟老家,回来时她说以后不用去买米花糖了她就可以做。我不信,母亲又不识字,去哪学会的啊。母亲说她去乐山三老姑那里耍了两天,到了一个叫苏稽古镇的地方,在那里看了别人做米花糖。母亲当晚就做了。她把油锅烧热,把糯米放到锅里炸得泡浮起来就捞出来凉起,然后在另一个锅里放白糖和一些蜂蜜熬化,再把炸好的糯米放到锅里,她还放了些芝麻、花生、核桃、葡萄干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倒到餐盘里盖上白布,最后用面棍来回压紧就放在那里了。当看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跟街上卖的米花糖一样时,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抓起就吃了,那酥脆清香的味道比商店里卖的好吃多了。

从那以后,母亲每年都会做几次,每次我都不是把它当零食来吃,而是饱餐一顿。只是后来,我到城里了,又很少回高原去,也就没有这种口福了。
又过了几年,母亲为了给我带孩子离开高原来到我身边。我教会了她使用天然气灶,却从来没有提让她做那让我记忆犹新的米花糖。母亲虽然不做,但是经常在外面买各种口味的米花糖当零食吃。她说城里真是方便,商店、专卖店还有夜市都有米花糖卖,尤其是水街和高桥夜市这两家做的最正宗,颜色好看、味道地道,吃在嘴里感觉生活都是甜的。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里随时都有几样水果、干果或糖果什么的,母亲却很少吃。我知道母亲喜欢吃米花糖,只要经过母亲说的那两个地方,就会去买个两到三斤米花糖回来摆在茶几上。不用我叫,母亲就会拿起在那细细品尝,似乎永远也吃不够那种味道。我知道母亲喜欢这个零食,不仅是怀念那些苦难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在品味曾经在苦难中的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