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这两天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不断刷屏,今天抽空把这部高分电影好好看了下。百味杂陈,百感交集。
影片由徐峥领衔出演,自然自带喜感。个性化的表演,犀利搞笑的谈吐,观众无不频频放声大笑。而,随着剧情深入,空气似乎凝滞,被房东催债,被老婆离弃,被生活压榨,日子一天比一天,比夏天的热空气更显沉闷。祸不单行,老父亲脑血管瘤急需手术费做手术,一穷二白的他只得悄悄贩卖印度仿制药—格列宁。与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格列宁相比,药效成分相同,由于是仿制药,价格低了很多。
需要捋清的是,影片中的印度格列宁虽药效与瑞士公司相同,但当时瑞士生产的格列宁仍在专利保护期内,印度药厂无法在市场推广销售其仿制药,只有在2013年后其保护期过后才可投放市场。否则,瑞士公司巨额研发的新药物格列宁恐怕连研究成本都收不回。
徐峥饰演的程勇最初只想从中获取一些钱财,他反复提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不想坐牢。而最终不得不把代理权转让给“某院士”,利欲熏心下的院士将一瓶药的价格一提再提,从5000卖到2W,终于不再受到患者们的庇护,惹来警察们的抓捕。没有了救命药等同于断了性命,“我不想死”是许多患者们垂死的哀求。但凡有一点办法,都去想了,房子卖了,家破了,病还没好,为了吃这终身必服的天价药,残破的不止患者的身体,更是一整个家庭的未来。剧情最终身患白血病的老太太哽咽着对曹警官说,“我还想活着,我不想死。”让警察泪目,也让观众泪目。活着,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什么时候这么难了,没有药,没有钱,就等于送命,穷人生大病,仿佛就是一场浩劫,活着,似乎是一件特别渺茫的事,眼前,似乎特别缺少光芒,让人望不见希望。
有人说,死亡是一件不必着急去做的事,人从出生下来,死亡的臂膀就已经在前方企图拥抱你了。他们,却因为穷病的巨大负担,选择了自杀。最后,老吕死了,黄毛死了,我们把所有情绪投射到警方,投射到瑞士公司的冰冷态度。
直到影片结束,我依然觉得事情本不该这样,穷人吃穷人的印度仿制药,富人吃所谓的正规进口药。但求续命,无关情法。
待到重新整理思绪过后,我才理性地去看待这件事。仿制药可以吃,但在专利格列宁保护期内走私仿制药就是不合法,法大于情还是情大于法,不如具体地去对待。
印度格列宁如果在瑞士诺华公司专利保护期内自行生产销售,那将是对诺华公司合法利益的严重损害。如果放任这种行为,打击的将不仅仅是这一家药企公司对新药研制的热情与信心,还会是对更多公司研发新药技术的巨大阻力。医学的进步,需要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新研发,来推动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解决某一疑难病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专业技术人员探索的过程,发现转折点的过程,寻找新药物的过程。这一缓慢的研究过程面临的另一挑战便是经费的投入,假若可以成功,势必靠市场赢利,收回科研资金。否则,医学的进步将面临停滞。
从法律角度,医学层面,我们似乎应该理智一些。就像影片最后程勇说的,“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早点到吧。”
当你要在正确和善良之中做出选择,我们期盼今后会更好,期待医疗体制改革后的我们可以少做这样的选择题。如果像程勇一样选择了善良,祈求法律可以酌情从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