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静发布了这个话题,我基本就进入了失语状态。
虫叔脑洞大开,列了一堆可以开撩的话题,然而,对着电脑一下午了还是动不了笔。
群里有几个写作很用心的姑娘,因为是上班时间,我没能一一请教。
其实参加写作营20天了,不知道你们怎样,我是遇到了一个瓶颈期。好的改变是随时随地提笔就可以写了,不好的一面是,越是写得容易,越没有思想性,可读性。修改起来更是无处下手,简直需要推翻重写。
既然开撩,可不可以请大家撩一下自己的写作经验呢?比如:
你有固定的写作时间吗?
你的写作流程是什么?
你如何积累素材与内容?
没有灵感的时候你怎么办?
参加写作营至今你收获了什么?
小静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而且不止一次听群里的姑娘们提到咪蒙。然后我就对着电脑思考小静的话,搜咪蒙的文章。
为什么我会对自己熟悉的东西写来很顺手,一遇挑战就歇菜?
10多年的日记体经验,让我对记录自己的生活有一套套路,大多像唠家常一样,说给自己听,所以很顺手。
参加写作营之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就是突破不了自己的个人经验,写作范围太窄,还老是把写作当成一件很私人的事。这对我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瓶颈。我写东西,总是抱着写给自己,别人没人看的心态,所以写来总是很随意,不会在乎文笔,不会在乎思想性、可读性。
不是写作,我还发现不了自己的生活其实一直很单调。每天接触的地方就是单位和家两点一线,接触的人只有木木和同事,不超过10个人。工作上不关心政治,生活上不留心人情事故,导致要写作的时候才发现素材极少。
我的阅读转化量如何?
阅读转化量?看到这几个字,我默念了3遍,好像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自以为读书很勤奋,自从工作,每天起码有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看专业书。微信碎片化阅读一般是10点半以后躺床上翻阅,很少分类做记录。
前两天翻书架,取出一本很新的书,打算开读,才发现全是道道,什么时候已经读过了竟然全没有印象,不仅愣住了。
我读书有个毛病——贪快。读小说,便总被故事牵引着,想快点读完。读专业书,总是看页数,算着看了多少,还剩多少。笔记大都做在书上,看完很少再思考。
阅读转化量?其实我到现在还是没想清楚我的阅读转化量如何。因为之前从没下意识地要将阅读转化为输出。我以为阅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像一个人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人一样,读过的书,也会内化为一个人的气质。
那天见一个工作中的朋友,她说,怎么感觉你跟从事的工作不像?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给人的印象,超凡脱俗,棉布长裙,衣袂飘飘,浑身透着股仙气。
而我没有。
于是我知道,我还不是圈里的,我看过的书,还是没能做我最好的装扮。
我付出了多长时间思考?
我思考了吗?
思考了。
我抽出专门的时间了吗?
没有。
看书的时候,想到什么记什么,最多贴个小标签,提醒要思考的问题。
写作的时候,很少思考。美其名曰意识流,其实是懒。没有经过思考的文章怎么会有思想性呢?
我羡慕人家遣词炼句,我可以啊,可是为什么没有那样去做呢?
不付出时间的努力,谈何努力?
小静还给了发了几张小喔的笔记,为了做个标题,她每天要记20个标题。也听小静和群里芳芳姐说,每天都会留意身边的事,注意积累素材,有灵感了就写。芳芳姐晚上3点哄孩子睡觉了自己还要利用那段时间写东西,好惭愧哦,我前几天时间匆忙,躺在床上忍受高温烙饼,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都没起来把文字精练一下,汗颜!
我为写作做了哪些努力?
小静问我写作有没有搭建框架?
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框架?提纲吗?
你们写作之前会构思很久吗?还要搭建框架吗?
那我真是写得太随便了,想写,我就写了,没想这么多。也正因为前几期写得都是比较熟悉的事,所以没暴露出这个问题。现在换主题了,立马觉出自己的业余来,根本不敢说自己还是中文系的,之前的写作全是吃老本。
希望听听大家的写作经验,之前都是各写各的,这次可不可以集体开撩,共同精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