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看完了《花束般的恋爱》,本来以为是Happy ending,中间吃饭的时候暂停了一会儿,在微博上搜了下,才知道是Bad ending。饭后接着看,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关注这段感情的转折点。
电影后半段,两个人之间的氛围确实开始不自在起来了,但每次有争执后好像都有缓和的迹象。后来时间闪过,有时候一些情绪对方没有及时接住,有时候是想法和决定对方不再理解和接受,裂缝或许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变得无法弥合了。
分手的时候,小麦(男主)问小娟(女主),我们就这样结婚吧,恋爱的感觉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我们就做一对关系很好的夫妻吧,生个小孩,过三个人的生活。
小娟的回答被旁边一对年轻男孩女孩的交谈打断了,那年轻的、青涩的、稚嫩的对话,让他们看到了最初的他们,于是两人都泪流满面。
我其实很好奇小娟的答案是什么。我觉得她有犹豫,因为她并没有很快地、很清楚地给出答案。即使她已经很明确自己的答案,她也仍有很多不舍。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选?你会接受所谓“婚姻和恋爱不一样“这样的现实吗?你会接受寡淡的婚姻吗?我给不出答案,或者说答案是不知道。
微博上有网友说,觉得两个人能都没有错。我觉得非要说谁有错倒不至于,但至少男主变了,他的初心迷失了。
而这种迷失,或许是因为工作压力的裹挟,或许是社会赋予男性这个角色的定位,或许也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认真想过。
可这不能简简单单说就是他的错,这是一个选择,一个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但我没法也不能去苛责这每个做选择的个体,我能做的只是在面临这样类似的选择时,努力避免自己的被动,多问问自己,多听听自己的声音,做出当时尽可能符合自己内心想法的决定。
还有一件挺让人无奈的事情。分手的那段时间,不论分手的原因是什么,场面够不够体面,分手的双方都是最贴近彼此悲伤的那个人了。
已经决定分道扬镳,但仍然可以或者说不得不相互取暖。很奇怪,又很合理。
不过有一点我比较纳闷的是,为什么分手之后,小麦又能和小娟一起看电影了呢?不是工作很忙吗?不是没有心情看吗?不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奔忙吗?
是因为分手那天遇到的那对年轻的男孩女孩让他又重拾初心吗?这些电影里并没有涉及。
两个人之间的很多失望,感觉是因为对对方有很多期待。
比如小麦的同事去世,小麦很难过,希望能和小娟聊聊,但小娟因为知道那个同事是个会家暴女朋友的人,所以很难做到同样的难过。
两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期待的落空让双方都没有了解释的心情。
如果有时我们无法理解对方难过或开心的理由,那能不能纯粹地为对方的难过而难过,为对方的开心而开心呢?这也算是一种陪伴吧。
不知道这样的陪伴能不能得以实现,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效。
不过,也同样没有立场去责怪关系中的双方,毕竟失落和孤独是真实存在过的,无法一笔勾销,就像我们无法阻止一段感情像花儿一样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