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几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湛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第二十章
【大义】
知识是烦恼的根源。当我们拥有了知识,便有了分别心。万物本齐,却被我们人为地制造出差异、冲突、比较。
是与非到底有怎样的差异?善与恶又到底有怎样的不同?若我们能够以“道”的眼光来看待万物,那么,是非、善恶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切都无非只是我们凡夫的成见而已。
人家怕你,你不也得怕人家?说来说去,无非是谁怕谁的问题,如果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分别,不都一样吗?
世人有世人的快乐,但他们的快乐却是源于情欲,激烈而不能持久。他们欢愉时的感觉,就仿佛参加了一次丰盛的筵席,又有如在春天里登高远眺。至于我,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快乐,只是我的快乐里不含情欲,我的内心时常保持着宁静与淡泊,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简简单单,纯纯粹粹。这种快乐,或许并不激烈,但却能够绵绵不绝。
有时候,我会因此而感到孤单,因为我与别人有太大的不同。我在这个世上踽踽独行,茕茕孑立,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
别人总是自信满满,金条银锭,粉黛佳姝,享之不尽。可我却总感觉到匮乏,囊中羞涩,空空如也。我啊,就像是个蠢人,过着混混沌沌的一生。别人功成名就,光彩照人,可我却是昏昏昧昧,毫不在意。别人精明能干,用尽智巧,可我却是难得糊涂,昏昏沉沉。
我难道是真的愚蠢吗?我难道是真的糊涂吗?我和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对于俗世中的一切,我只是不在意而已。我过着迥绝凡尘的生活,内心恬静、翛然,如海一般辽阔,如风一般自由。世人看似忙碌,追名逐利,实际上却过着营营役役的生活。而我看似愚顽,甚至鄙陋,但实际上却是尘心荡尽,无所挂碍。
我所要的,和世人并不一致,他们渴望物质带来的浮华,但我却渴求精神带来的宁静。我所追求的是内心的生活,是对“道”的体认,因为这才是人生的根本。
【心读】
1.
道家经常会强调知识的无用,这一点很容易引起常人的误解。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当然是有用的。但是,道家却是站在更为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待人生和宇宙的。道家真正要做的是对知识的扬弃,而不是全盘的否定。
知识为什么会产生烦恼?这里就又需要谈到主体和客体了。当我们追求知识的时候,必定是有对象性的。知识是关于某种对象的知识,没有对象的知识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当我们在追求知识的时候,我是观察者,是主体,而对象是被观察者,是客体。如此,主体与客体就被分离了。
中国哲学非常注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和西方是有差别的。我们所说的主客一体,其实就是庄子所说的“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只有中国人有。所以,中国哲学更注重的是生命的体验,它是生命的哲学,而不是思辨的哲学。
2.
我们所说的知识是有缺陷的,它永远无法真正进入真理的核心。
我们以为自己在客观地研究和计算着这个世界的法则和规律,却忘记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那就是,我们自己其实也是世界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当我们成为观察者,而世界成为被观察者的时候,我们自己进行了人为的区分。
数学家哥德尔说,任何复杂的推理体系都不可能建立起逻辑的连贯性,除非假设一些推理的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内部连贯性与整个体系本身一样值得怀疑。这便是著名的不完备性定理。诚如肯·威尔伯解释的那样:“如果要验证一切事物,而验证者也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那么该怎样来验证验证者?”
所以,用道家的思想来看,这样的知识是要被扬弃,被超越的。当然,我所的这一切都还只是理论,唯有我们真正领悟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感受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
3.
这一章,很像是老子的内心独白。我想,老子的这种生命状态,就是庄子口中的“用心若镜”。道家和佛法都喜欢用镜子来比喻人心。一个有大境界的人,其心就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有物来,来者即照,毫不隐藏,有物去,去者不留,毫不执着。人若到这般境地,便可翛然而来,翛然而去,游乎天地之间,无所羁绊,无所挂碍。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