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部影视剧,曾经清晰的告诉过人们,生命存在于物质世界进化的基础以及规律,并用生活的视角及语言向人们传达何谓天道,我认为十几年前的这部名为《天道》的电视剧,属当之无愧!
天道,是人们终身生活践行的准则。
依循天道规律在生活中的修行,也有不同的层次境界:
第一阶:不知有天道,无法辨别。
第二阶:知道有天道,但无法理解。
第三阶:相信天道,开始尝试理解。
第四阶:理解天道,无法全然活出天道。
第五阶:不知有天道,但活出了天道。
第六阶:理解天道,活出天道。
剧中从第四阶到第六阶的进化升级,已在第一篇,通过对丁元英,芮小丹两人的解读表达过了,(点击“上篇”可查阅),从第二阶到第三阶进化升级,也已在第二中篇表达过了,(点击“中篇”可查阅),本篇我想就着剧中林雨峰、芮父、古城三人组(冯世杰、叶晓明、刘冰)等人物,说说生活在第一阶的乐与悲,以及从第一阶往上进化升级的一些要素。
生活在第一阶的人,是不知道有天道,也无从辨别天道的人,这一阶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存在,也都相信自己的存在。
而他们知道的自己,相信的自己,与丁元英的知道自己,相信自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丁元英的知道自己,知道的是自己不只是自己肉体、思想、情绪的存在,还有一个高于自己这些摸得着,感受的到的自己存在,这个自己就是人内在的神性存在,他相信的是自己内在的神性,所以他可以顺应天道,活出众人仰望的生活。
在第一阶的人们,所知道的自己,是自己的肉体,思想,情绪的存在,他们并不知道,也无法感受到自己内在神性的存在,他们相信的是自己的头脑中所产生出来的思想,情绪,这些思想,情绪,大多是由人性中的兽性而产生的。
任何事物,存在即有合理性,兽性的存在,对于生命的进化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它是人性升级转化神性的重要基础。
勇气,是兽性与神性的临界点。
人缺乏勇气时,会出现自卑、愤怒、恐惧、内疚等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及认知,整个人会处在对自我的否定中,或者是无法看清真实自己的盲目肯定中,这个时候,人的生活大多由人性中的兽性所决定。
人具备勇气时,会出现淡定、主动、宽容、爱、平和等等一系列的正面情绪及认知,整个人会处在看清真实自己后,对自我清晰的认可肯定中,这个时候,人的生活大多由人性中的神性所决定。
林雨峰,一个因为自卑而自傲的代表人物,他缺乏的就是面对真实自己的勇气。
一个人自卑,通常会有三种表现:
第一种:不自信,感觉自己有些地方还做不好。
第二种:我不行,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不行。
第三种:太自负,认为自己天下无敌,骄傲之极。
林雨峰所执掌的乐圣公司,宣传语:没有盾,只有矛。看似霸气,却被深谙人性的丁元英一眼看破。
林雨峰骨子里,是一个极其自卑的人,他认为获取利益,靠竞争,攻击,这样的思维与那些弱肉强食的动物们有什么区别呢?
林雨峰虽为人身,虽然是知名的企业家,但奉行却还是与动物们一样的想法与行径,这是典型的被自己人性中的兽性所主宰的表现。
丁元英拿乐圣来做为格律待公司的一个杠杆,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其实是为协助林雨峰提升他自己的生命进化的。
丁元英通过林雨峰熟悉的商业游戏规则,让林雨峰看到未来商业市场的变化,看到自己人性的弱点,从而通过对乐圣公司的改革来达到改变自己人性弱点的目的。
丁元英借着给小丹送礼物,其实也是给林雨峰送礼物的,也是给所有参与格律诗事件的人送礼物的。
关键是,每个人自己是否愿意敞开心胸,信任及接纳丁元英所代表的天道规律。
林雨峰一直活在自卑的自我里,当他去古城见完丁元英之后,他并没有放下自己自卑的执着,勇敢的承认自己自卑,而是拿自己与丁元英比较,觉得自己的确是比不上丁元英。
这样的比较,反而更加重了林雨峰心中自卑的痛苦,不敢面对他苦心营造的世界已然崩塌,于是,选择了自杀。
我为林雨峰感到惋惜,如果他与丁元英的见面,可以承认自己的自卑,放下自己的傲慢,勇敢面对自己人性的弱点,借着丁元英为自己打开一扇新的视野大门,那他就是下一个韩楚风。
可惜他却因为自己自卑的傲慢,障碍了自己去敞开心扉了解丁元英,自以为是的亲手断送了自己活着时觉醒的机会。
芮父,一个想成为大师的导演,社会大众主流意识的化身,活在颠倒梦想中的代表人物。
通过芮父与芮小丹第二次见面,对什么是天国,天国的女儿是什么样的这段对话,我看到芮父是我们生活中,那些有一定名望成就的人,却还活在第一阶段的原因,就是:个人的信念认知还处在二元对立的三维世界观中。
芮小丹是直接站在万物一体的高维世界观去诠释什么是天国,其实也是借着天国在讲天道,芮父对女儿的一番话似乎有所触动,他被触动的瞬间,正是他内在神性有所萌动的时刻。
他说小丹的艺术感不错,可以向影视化编剧方向发展,这正是芮父内在敏锐的直觉,可是芮父已经太习惯于自己固有的二元对立的心智模式,很快就又回到了自己的主观思想价值认知中,向小丹描绘了他觉得很好的,很诱人的前程。
这大好的前程,与丁元英给芮小丹的留学建议以及对小丹建立强势文化公司的前景预估是一样的,可是小丹却完全无法接受他的想法,这是为什么呢?
芮父与丁元英,虽然给到小丹的是相同的建议,但是由于两个人的意识层级不一样,落脚点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芮父给小丹的建议,落脚点还是落在了个人的名利上,觉得写一部好作品,不仅个人收入上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而且走到哪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芮父是为个人私欲私利,也就是为满足人性中的兽性需求而去做事情。
所以芮父拍的天国的女儿中的女演员是演的像一个女人,而芮小丹却直接活出了天国女儿的本性。
丁元英给小丹的建议,落脚点是落在了向大众传播天道规律法则上,是为唤醒大众生命觉醒的,这样的落脚点,与钱无关,但是在做的过程,根本就不会缺钱,当小丹通过写剧本,拍电影唤醒越来越多大众生命觉醒时,自然就成了大师级的人物,金钱只是其中的附属产物。
丁元英的建议,是为满足人性中的神性需求而做。又有谁不愿意向往并拥有神性的美好呢?
芮父之所以一直未成为大师级导演,其本质上就是没有明白人性的中的兽性与神性的关系,错把附属产物当目标,而忽略了向大众传播的真正意义,活在颠倒的自己想像的世界中。
古城三人组:叶晓明、冯世杰、刘冰。这三人虽都活在第一阶,但在面对自己人性中的兽性时,三人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反映,呈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结局。
无私是把自己融入他人
三人都是音响发烧友,也是因为这个有了与丁元英结识的机缘。
音乐无国界,天道无种族,都是神性的艺术创造。
刘冰最先结识丁元英,却只看到了蝇头小利,一张唱片净赚50元。
叶晓明因为芮小丹要订音箱而结识丁元英,也是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一套音响净赚一万多元。
冯世杰是叶晓明订制音箱的承造商,订单完成之后,最后结识的丁元英,但他却看到了王庙村的希望。
面对生存,三人都选择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都很务实,人活着,得先把自己的生存照顾好,这是基础。
如同一棵树,种子是生命,大地为树提供养份,是生存的基础,随顺天地气象,自然的生根发芽,向上生长,则是顺应天道规律,这样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所以,人活着的目标不是生存,顺应天道规律,生根发芽,向上生长才是目标。
刘冰,叶晓明两人,眼光思想,只聚焦在了生存上,就真的是如同两只井底的青蛙,表现出了兽性中的自私自利。
而冯世杰却想到了如何生根发芽,向上生长,虽同为井底之蛙,却在看到一丝机会时就紧抓不放,有朝一日爬上井沿,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冯世杰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有一个为他人就是为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正契合了天道规律:万物是一体的,每个生命体都生生相息,互为关联。
冯世杰知道王庙村富了,他个人也就富了,他把自己看成是王庙村的一份子,这正是顺应天道的行为。
进化从接纳兽性开始
当冯世杰提出要丁元英给王庙村扶贫时,叶晓明,刘冰两人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且都有想要找冤大头,傍大款抱大腿的想法,这是兽性中想要索取的本能。
所以丁元英在设置格律诗公司的融资渠道及法人代表时,就直接将两人的想法杜绝了,也杜绝了王庙村村民们内心想要索取的本能,并用市场经济手法调动起众人心中的付出感,协助众人建立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心理认知。
村民们付出的是自己根本不认为有价值的劳动力,而收获的却是比在城里干活都多的金钱与做人的基本尊严,每天还能老婆孩子热坑头,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都满足了。
这样的付出与收获的过程,正是兽性往神性转化的一个正向的螺旋上升过程:
付出了,有收获,通过收获认可自己,相信自己能行,然后再付出,再有收获,再认可,再相信,这样不断的重复循环,对自己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勇气,自信就越来越高,人就越来越能稳定在神性的情绪状态里面,慢慢形成一个积极,快乐的人生。
丁元英的扶贫,本质上是一个接纳兽性,用神性包容兽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刘冰看到自己的贪欲,最终无法面接接受自己的贪欲而选择跳楼。
叶晓明看到了自己的贪欲,却抗拒,不愿意承认接纳自己的贪欲,从而选择快刀斩乱麻式的逃离。
冯世杰看到了自己的贪欲,坦然的承认了自己的私心贪念,最终成为格律诗的股东之一,开始逐渐向第二阶段进化。
而王庙村的村民们,因着有了实惠的经济收入,小日子也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碌碌红尘的坐井观天,也可以是饮食男女的一方安乐之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安稳的活在当下就好。
此刻,秋风爬过窗棂缠绕着我的脚踝,不知不觉,又一个秋冬来了,我想这世间一定还有很多的刘冰,叶晓明,冯世杰,我自己也是曾经的刘冰,叶晓明,冯世杰,如今我也还未成为韩楚风或者是丁元英,但是我相信,正在野蛮生长的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自己嘉许的张海燕!
我是张海燕,轻生活倡导者,以职业规划为名,行个人身心解脱之道,擅长通过解读个人天赋激活人生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