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学时代
很多时候,我都喜欢用“不务正业”来形容自己。中学时代本应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但我在搞音乐;大学时代应该好好学音乐,但我在学经济;工作之后,本应该踏踏实实做产品经理,却整天在折腾代码;创业之后,本应该一心扑在代码上,但我却整天想着文学创作。
(一)关于音乐
在我自己看来,大学四年,我应该是全艺术学院最不务正业的学生,没有之一。那个时候的课余时间,全学院的学生几乎都泡在琴房,练钢琴、练乐器、练声乐,视唱、听音、学和声。而我,不是在上辅修课,就是在图书馆阅读各类财经、金融类书籍。
后来,我自己也反思过,为什么曾经那么热爱音乐的我,进了大学,到了真正可以拥抱音乐的时候,却对音乐提不起一点兴趣。一方面是由于生计问题,我认为做音乐,未来的道路会很窄。或者说,我不想一辈子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音乐老师;另一方面,我认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并不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甚至可以说,我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些抵触。记得那时候,我最不喜欢上的课就是《西方音乐赏析》、《歌剧赏析》、《西方音乐史》等课程。尽管我至今都记得巴赫、海顿,记得古典主义三杰,记得浪漫主义钢琴大师肖邦,记得贫病交加的舒伯特,记得俄罗斯音乐巨匠柴可夫斯基。但是,我真的对他们了无兴趣,对他们的生平、作品都了无兴趣。或许是我无法深度接受另一种文化艺术,也或许是我艺术造诣真的太浅,我至今都会觉得那些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难言动听和美妙。对于歌剧艺术,至今我只喜欢两部,一部是中国抗日题材歌剧《江姐》,另一部是极具东方文化色彩的《图兰朵》。
其实,我也不是艺术学院所有的课程都不愿学。比如《中国近代音乐史》这门课,我就颇感兴趣,也学的颇好。印象里,这门课结业考试考了90多分,应该是我大学4年里所有音乐学科专业课里成绩最高的。在这门课上,我结识了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先生,著名民族音乐家施光南先生,以及民国才女周璇;在这门课上,我欣赏到了脍炙人口的《四季歌》、《天涯歌女》、《美酒加咖啡》等等近代流行音乐作品。
此外,对于《电子音乐》、《合唱指挥》、《乐队配器法》等专业课程我也颇感兴趣。原本,《合唱指挥》和《乐队配器法》这两门课程是不向我们音乐表演专业班开授的。于是,我便私下里找到音乐学专业的一个同学,问她要了课程表,又买了课程教材,在他们上课时,我就跟着去蹭课。
《配器法》课程老师是马波教授。音乐学专业本来人就少,《配器法》课程只有七八个学生,在小课室里,大家坐在前排,我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只听课,不提问。马老师讲课颇为生动,记得有一次马老师讲到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古典音乐的区别。马老师说,西方古典音乐注重和声,讲究多种乐器在和声声部上的配合。而中国古典音乐没有和声的概念,即使是多种乐器合奏也是单声部的,就像线条,而多声部音乐是带状的。说着,马老师用笔在空中挥舞几下,画出一段波浪。这个片段,我至今记忆弥新。
《合唱指挥》课程老师是梁军教授。指挥专业的学生就更少了,只有两个人,在双钢琴琴房授课。两名合唱指挥学生,加上两名钢琴演奏学生,再加上梁军教授,一共五个人,我是第六个。每次授课的时候,由两位钢琴学生演奏,两名指挥学生轮流上前指挥,梁军教授从旁指导。而我,就站在琴房门口,书包放在地上,同样,只听课,不提问。有一次蹭课,我去的比较早。梁教授进来,扭头看到我,微笑并示意我可以搬个凳子坐下。这个片段,我同样记忆弥新。
这些过往如今回忆起来,会让我对自己有一个反思。前阵子和师姐共进午餐,说到这件事。师姐分析说,我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只要我认为是对的事情,那就一定是对的;只要我认为是错的事情,那就一定是错的;只要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无论如何都要去做;一旦我做出一个决定,那么很难有人劝说我放弃这个决定。这种比自信有余,比自恋不足的状态就叫做自我。我十分认同师姐对我的剖析,一度认为师姐是不是研究生读了心理学专业。想到自己曾经读过乔布斯的传记,好像他也是这样一个人。内心愉悦,于是立刻跟师姐干了一杯。
应该是大学二年级初,我曾有一段时间考虑转到音乐学专业去,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学习编曲和指挥,并且得到老师的指导。记得当时,我非常慎重,首先请教了高年级转过专业的师兄师姐,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询问了转专业的利弊。又与同级音乐学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交流,询问他们目前课程的进度,明确了我需要补齐的学分。在汇总了各方信息和意见后,我进行了审慎的思考:
1. 表演专业与音乐学专业课程差异比较大,如果转专业,相当于后面2年我必须补齐全部课程学分,否则会肄业;
2. 若想补齐音乐学专业课程,则势必会影响经济学专业课程的修习,鱼和熊掌若想兼得也不是没有可能,但风险会很大;
3.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在钢琴、和声、曲式、配器、音准等音乐学基础课方面的能力欠缺太多,差距太大,这些基础能力与素质是一种修为,不是短时间靠勤奋可以弥补的;
稳妥起见,我最终放弃了转专业的念头。同时,经过上述调研与分析,也让我看清了自己音乐道路的暗淡前途,甚至是有些绝望。
作者:万盟网络_董文浩
链接:https://www.dongwenhao.com/article_detail?article_id=1a72b7766b3342f630465e1d05df932f
来源:董文浩个人博客
本文系董文浩博客独家稿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