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1923年的老爷子,今年95岁,牛气轰轰的荣誉教授,机械工业出版社,关于阅读的一本书。
【正文】
里面有很多观点,标新立异,但是从我自己的经历,和他的说法印证,很多都是切实有用的建议,我之前就曾被一些俗世的观点带偏了,现在就有这本书,脑袋又拐个弯转回来。
1.你不需要知道那么多
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人感受到无穷的压力。作者却告诉我,其实很多学者或者是说小有成就的人,并不觉得信息如海洋一般浩瀚。因为他们的体系中很多,重要信息基础知识已经组块了。所以他们可以通过,轻快的阅读,看到很多重要的信息,却只需要看很少的字。这就好比,提到胡萝卜,你可以自然而然的想到它的形状,颜色,大小,顺着环境富含的维生素一样。觉得一脸蒙的常常是我们这种普通人。
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如果知道太多的知识,只沉浸在知晓知识这一个境界的话,会慢慢的丧失思考的能力。很简单因为,别人已经告诉你观点了,告诉你用法技巧,那么你持续的套用,你就觉得这是我知道的。你不会去想它的缘由,自然用的比较浅,更难以和其他的知识组块,从而形成你自己的智慧。缺乏思考,会让你将书奉为经典,膜拜。你会忽略掉很多,比方说作者的寓意,实际上不一定可以通过书完全的表露出来,他对于时代的解读和语境,对于这个故事应该怎样理解等等,你都是迷茫的。
2.做人不要那么白
小时候读孔孟之道,看一些浩然正气的文章,潜意识的觉得勾心斗角都是小人勾当,正人君子就应该坦白,直接敢做敢当。就为这,我就没少得罪人。有时出于好意,还办了坏事。
没想到在这本书里面,作者对于语义的解读,让我产生了新思考。作者引用岛国的语言说日本语缺乏逻辑,但是点连成线,通过词汇的点,加上听话者的解读,产生语言的奥秘。不善于解读这些点的人,就会认为不识趣,从而,被他人排挤。
这总算让我直接而又傻乎乎的头脑,有一个转弯的接口。讲话直接,可能不是坦白或者正气,而是不经过大脑,不识趣。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而不是一个说话直接的人。说话还是要有所顾虑,观察大家是如何解读和相处,这并不是工于心计,这是理解语言的魅力。
3.课文天然的容易让人失去兴趣
作为一个听话的学生,在讲课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认真的听,也确实受益匪浅。但是当听到老先生这句话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认真听,并不代表动力足够。
在书中,老先生是这样理解的。好的文学作品被选入课文之后,孩子们被迫的去按照学校的组织去学习,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从而沦为了完成作业的形式主义。即使那些文章都非常优秀,也没有心思,去进一步理解推敲。对应的,父母禁止孩子看报纸上关于成人的那一板块。还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甚至会快速的在拿报纸回家的路上,迅速的浏览,记得更清晰,甚至激动人心。
在跟着老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的时候,我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学习这篇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想的最多的是,这里出题会如何出题,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是不是觉得很无趣?这时文章的有趣,不重要了,得分有趣才重要。
4.关于笔记,关于遗忘
里面讲,有一个人曾经在年轻时看了一幅画,大为震惊,后想向主人求再看一眼,却遭到拒绝。辗转多年之后,当他找到机会再看这幅画的时候,却发现,失望之至,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我们的记忆,会遗忘。在遗忘的过程中,又会将记忆美化。所以有个诗人说,诗歌来源于回忆。而作者举的反例就是日语中的俳句,行吟。这种模式下很难做出传唱千古的名句是因为它只是写现在看到的景象,少了遗忘沉淀。
我在这里特别想插嘴一句,有点像“难忘的初恋”。
5.书评不靠谱,读书勿忘读书人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人把作者奉为权威,从而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字斟句酌的阅读著作。这样就导致成为别人的思想追随者,读得不够深入,也没有产生新的想法。
《时代周刊》有一期栏目是,再次刊登了25年前的书评。结果发现,25年前奉为经典,吹捧至高的书,却抵抗不住25年的时间,现已销声匿迹。然后作者说自己早年受邀写书评,第一遍和第二遍读的感觉和内容不一样,但是读第一遍就已经催着要收到书评了,很多写书评的人并没有来得及把书好好的读完。
作者讲到有一个日本的诗人说自己的诗是可以千古流传。估计老爷子是看这个狂妄的人不爽。然后突然创造性的想出了读者这个角色(为此,他专门写了一本书)。一般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是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包括出版社编辑这一块。但是作者想到,被奉为经典的著作,常常是在写作的内容上,可以让读者进行加工成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是书并没有什么意义,加了读者的理解才有意义。第一次有著名的童话故事,格列佛游记。这个童话最开始是用代号讽刺当局的贪污腐败。那个时代人读着都懂,当讽刺小说读的。现在的解读已经全然不同,但是它焕发出的新的理解,依然不影响人们把它视作经典名著。
所以你在阅读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自己的再加工。你的再次解读也是这本书的一部分。
6.散步聊天,培养思考力
作者说他的常规活动有散步聊天。都是为了让思维放松,从而创造出新的火花。其中聊天甚至设立了乱谈社,和不同专业的新交朋友进行闲聊。作者90多岁高寿还是有原因的,内心常常充满新的思想,通过散步释放了压力,心态和身体都比较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