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译文】
徐爱问道:“《大学》之中‘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是指事事物物都有定理,这好像与您的看法不一致?”
先生说:“从事事物物上去探求至善,如此就把义看成是外在了。至善是内心本体的。只是“明明德”到了惟精惟一的地步便能做到至善。然也没有离开事物。《大学章句》所说的‘穷尽天理,不带一丝一毫的私欲’,说对了。”
徐爱又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呀?”
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哪里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
明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至精至一: 《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古代治国十六字心传。朱熹在《中庸章句·序》解释道,“允执厥中”是尧传于舜的治国真言,也就是说凡事不可偏离“天道”(自然法则)。当舜在传授给大禹时,怕大禹小看了这句真言的份量,又另外想了三句一共凑了四句传给了大禹。
尽夫天理之极:语出朱熹《大学章句注》,原文:“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解读】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王阳明通过龙场悟道,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事物物者误矣。”首先,他认为至善为心之本体,是纯乎天理之极,天理并非像具体事物一样的存在者,因而不能在具体事物上去探求。其次,他认为纯乎天理的本心向外扩充,便形成了各种事物以及彰显在事物上的理,如“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因此在“心即理”命题下,逻辑地包含着“心外无物”。王阳明主张在心上做去人欲、存天理的功夫,使心不为私欲所障蔽,则心之本体自然呈现,扩充流行,便达到了至善的境地。
参考资料:《传习录集评·梁启超点校》(九州出版社)、《传习录》(中国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