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飘》有感
随风而去,逝去的青春,失去的爱情,忏悔的过往,苦难的岁月,随风而去……
乱世佳人,风情万种的女人,唯利是图的傻瓜,孤独无助的小女孩,后知后觉的信徒,乱世佳人……
小时候语文课本上一笔带过的名著导读使这本书很早就存在了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有人跟我说里面的女主人公和三个男人结过婚,还抢了妹妹的未婚夫,是个坏女人,我听了以后,便对这本书敬而远之,坏女人怎么能做主角儿呢?
后来,妈妈又把这本书带到了我的眼前,我记得那是一本很厚很厚的书,厚得让我望而却步,妈妈却说,里面的女主人公是个很漂亮的,风情万种的女人,她很聪明但是也很傻。
聪明但又是个傻瓜,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我就这么带着疑问长大了,长到了女主人公追逐希礼的年纪,我终于翻开它,剧情发展之慢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因为到了100多页思嘉计划和希礼的私奔还是没有结果,我合上它,此后再想起,只有十二棵橡树那场盛大的野餐会,一道苹果绿的倩影,和一个从光影里踏马而来的挺拔少年。
直到,我真正开始期待爱情的年纪,我终于静心下来坐在窗台前拂开了那篇等候我多时的书页,这一次我终于从思嘉那双璀璨的绿色眼睛里找到了所有疑问的答案。
那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女孩,她对一个太完美的光影付出了所有的力气和情感,她想得到那个脑海里的王子,把一切完美的事物都加注到那个影子身上,那个她想象出来的希礼,她以为,这便是爱了,她想她爱上的人一定是最好的,挺拔英俊的外表,绅士内敛的气质,光荣的过往,品德高尚的骑士。为了他,她几乎可以低到尘埃里,她被她所认为的爱模糊了眼睛,从此再也看不见其他人。
我喜欢希礼英俊贵气的王子风度,这要放在中国古代,一定是一个在钟鸣鼎食之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他谦逊有礼待人和善,但我厌恶他的懦弱,他的自私。
他明可以断了思嘉对他的念想,但他似乎享受着思嘉的痴心,模棱两可地拒绝她,伤了她的心却又给了她希望,而思嘉的野心是我见过最无畏的征服欲的化身,希礼一直留有的那块余地让思嘉的决心生长得越来越旺盛,让这个女孩儿越陷越深,她坚信,希礼是爱她的,横在他们中间的只是那份可笑的希礼对媚兰的责任,在她的意识里,媚兰才是第三者,因为明明是她先喜欢上希礼的,她先看到她的王子。可是,直到她自己第三段婚姻结束她依然没有意识到那份责任有多重。
希礼爱着思嘉的身体和她坚强的品格,但他又离不开媚兰,光是在这一点就足以抹掉他在我心里全部的好印象,因为这是品质上的问题,他在现实生活里的懦弱可以把原因归结于战争,他自生下来就是财富的继承者,不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挣扎一餐一饭,他生来是不需要懂得如何用双手生活的,他只要安静站着脑中思考一些不着边际的朦胧问题就十分美好,如果战争不发生他还可以过这种富贵王子的生活,但是品质则不然,他对思嘉暧昧的情绪一直不清不楚,从未成长起来去担起责任,并未意识到这种暧昧对一个同样长不大,而且对爱情义无反顾付出所有的女孩子的伤害有多大,耽搁了她的青春,阻碍了她的幸福。
有时候觉得思嘉很蠢,希礼都已经结婚了,不要她了,已经有了妻室,为什么她还死心不改,背负着道德的舆论还有对媚兰的愧疚非要去撞一幢那南墙。
但有时候,这就是女人,她可以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来到你面前,千般折腾,万般心计,只为了证明你是爱她的。
我想起前几天在看的《九州海上牧云记》里面的一个角色,南枯皇后阴狠残忍,却非常可怜,她穷极一生爱的男人的心里满满地装着另外一个女人,爱情难道没有先来后到吗?明明那个女人是第三者,因为她的存在,夺走了皇上所有的爱。她穿着华衣,站在权杖旁边却爱得低声下气,眼泪洗尽她脸上的铅华,绝望地跌坐在地上的她求皇上说一句,“曾经爱过她。”她说:“你也曾经爱过我的对不对,也因为我给你生了儿子而喜笑颜开,将我宠在心尖上,你是曾经爱我的,这一切只是因为那个女人比我年轻漂亮,快说你爱的是那个女人的貌美芳龄,至少让我知道,我输的不是她,而是你们男人善变的心。”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但是很多女子在爱情里面就是个傻瓜,她们只有一根筋,上面覆盖满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神经。真正难以琢磨的才是男人的心,他们的谎言和口是心非可以让一个单纯的女孩儿毙溺在虚幻的爱情里,忘记挣扎。
思嘉一直在追寻一种安全感,战争以前是母亲和父亲给的,战争后本以为希礼可以给她这样的感觉,可是希礼做不到,没有人能给她安全感,她只能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而创造这种安全感的是钱。为了钱,她把礼貌,道德,规矩,和善一样一样丢掉,向母亲和上帝忏悔的同时却总以各种理由自己骗自己逃避。她很累,但是她从来不知道有一个人一直心疼着她,等着她把她的担子甩到他的肩上。
白瑞德,在他魅力四射的年纪遇上了一个迷人的淘气公主。
他们终究是错过了,错过了他们的真心,瑞德的真心错付,思嘉的真心晚知。
真心晚知啊,思嘉,到底是经历了三段婚姻,才后知后觉,结婚不是束缚和一年一个孩子,而是坚实的臂弯将她包裹在无风的巢里给予她所有满足。
多少人说,她是一个不知廉耻又放浪的女人。
但我知道,她内心其实是两个极端的小孩儿,一个倔强坚强,一个任性自私,而我两个都喜欢,因为少了一个她就不是思嘉了!
我喜欢那个接过妈妈肩上重担的女孩儿,她在废墟里成长起来,绿色的眼睛写满坦率,坚定地宣誓着塔拉是她的家。
瑞德爱思嘉的坦率,他厌恶思嘉的欺骗,甚至可以忍受思嘉不爱他的事实,他在用他的一切维护着他认为的思嘉最宝贵的坦诚。
思嘉可能从来都不懂得做母亲的责任,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去做一个母亲,可是瑞德为她照顾了她的孩子,到底是要怎样的爱才能爱屋及乌地去爱护一个不成熟的“女孩”的孩子,看见瑞德对思嘉儿子的照顾,我的眼眶近乎湿了,他明明知道思嘉不是一个安分女人,不是一个善良女人,更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说他不适合结婚,可思嘉才是那个不适合做妻子的人,可他只要她,一心只要她,用了所有力气去忘记,最终还是免不得用尽所有力气去爱她。
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我一直认为,误会是最使人痛苦和后悔的错过。从古至今,误会这个情节总是出现在各种关于爱情的文艺作品里,屡试不爽,在这本书里也同样,只是表面上显得像是没有误会。
瑞德看得清思嘉的所有,她在他面前是一本再明白不过的书,但是对于思嘉的真心,他几乎是渴求,几乎是在以一种低声下气,不择手段地去得到,思嘉从不明白自己的真心,其实她对于希礼的情意早有改变,她自己不知道,爱希礼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希礼也是她与最美好,无忧无虑的曾经最后的一点联系,她告诉自己要向前看,可是关于塔拉和艾伦还有嘉乐,她其实一直都没有真正成长起来,她任性,她自我,她不顾一切,她还是想做父母的孩子,她需要人疼,需要依靠,她以为希礼可以给她这一切,把他想象得无比美好,近乎完美,所以她对希礼的爱近乎委屈,低得近乎跌进尘埃,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习惯,瑞德看透了她的一切,独独看不透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为了他而改变了的心里的人,其实就是他,他已经走进了她的内心。
思嘉也许后知后觉到了,但是,她担心的是白瑞德对她的真心到底真否,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伤了她,也因为这个借口,她骄傲地把感情藏起来,不承认,伤了他。
我是一个偏爱悲剧的人,书中的最后一句话对我来说正是这本书里令我最满意的遗憾结局。“tommrrow is another day!”
在看到这本书入迷的地方,我竟不忍心往下读,因为知道了不是完美的结局,我不愿意看到思嘉这个傻瓜最后失去了瑞德,每看完一章,在开始下一章的时候我总是默默期许,希望思嘉能醒悟,可是书里的世界,自有它的安排,也许有时候连作者也不能强行改了它的结局,他们最终还是分开了,尽管作者留了一个失去或复得一半一半的结尾,但我仍然觉得,思嘉和瑞德不可能在一起了。
就算思嘉找回瑞德,她也得不到瑞德了,因为枯竭了就是枯竭了,有时候人的情感也可以很干脆。被伤够了,心死了,不爱,不恨,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了断,一切都不在乎了,瑞德用了他全部的力气去爱她,力竭了,她醒悟得太晚,一切都耗尽了,就算最后竭力去挽回,但是那些为其经受过的痛苦不是可以轻易抹去的,那些被伤的情感的碎片是不可以太容易被拼凑起来的,所以,尽管希望有好的结局,但是思嘉再也得不到瑞德的爱了。
这本书的名字很有意思,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去,有一种往事如烟的淡然。思嘉的前半生当然过得很精彩,也许真的要到失去了瑞德和媚兰之后她才会真正地成长为一个女人,一个坚强的,善良的,真诚的女人。而那时候可能一切失落,一切的伤痛都随风而去,留下来的是从中磨砺出的品格让她明白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爱情是什么样子,婚姻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梦一般的过往,留下太多悔恨,而往事如烟,随风飘去,有的只是塔拉的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