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闺女已经5岁多了,是个小大人了,今天是她的第六个儿童节,因为工作原因,没能陪她过节。
中午给闺女发视频的时候,她告诉我奶奶去打疫苗了,还没有回来。半小时后,奶奶提着大袋小袋回来了,于是闺女就问:“奶奶你买了什么?”,奶奶回答说:这是哥哥的鞋子,这是弟弟的鞋子,哥哥在睡觉,闺女就一直叫“哥哥,哥哥,快醒了,奶奶给你买鞋子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次从学校回来知道爸妈今天上街了,然后就飞快的跑去翻箱倒柜,原来所有的孩子都一样。
最后,发现没有自己的东西时,闺女默默的走开了。我看到她脸色变了,就问她:“你伤心了吗?”她说:是呀,奶奶给哥哥和弟弟都买了,就没有给我买,我不是她的亲孙子吗,她不喜欢我吗?
这时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掉了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我也知道我妈不是偏心,她觉得闺女有很多的鞋子,她不需要。
可是在她小小的脑袋里,只是认为既然给哥哥和弟弟买了,那她也应该有。
于是,我便和她确认:你是觉得奶奶给哥哥和弟弟都买了,而没有给你买,你现在是不是特别难过是吗?你觉得她不喜欢你吗?
她说:是的,每个人都应该买。接着我妈便过来了,闺女说:你给他们都买了,为什么没有给我买,我不是你的亲孙子吗, 我妈便解释说:你有好多鞋子了呀,所以就没有给买。
我说:你说得对,要买就应该全部买, 我记得小时候如果奶奶给舅舅买了而没有给我买的话,那我也会非常难受,所以我特别能感受到你现在的心情啊,但是奶奶并没有不喜欢你,她只是觉得你有很多鞋子了。我接着说:明天我会给奶奶转钱,让她周六带上你们一起去逛街吧。那你原谅她好吗?
闺女说:我知道了, 那我原谅她吧。那我们一起笑一笑吧,闺女脸上再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孩子每一次哭闹或发脾气的背后都有一个需求没有被满足,如果我们看到孩子哭闹或发脾气,为了压制她,而吼叫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
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的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倾听她,从倾听中确认她的情绪和感受,看见她的需求,满足她的需求,那每一次和孩子对话都会是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