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奇葩说》老粉,在甘甘上学后,我终于可以继续追更了!而刚刚追完的这一期“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实在是太精彩了,在经过一轮猛烈的自由交火的唇枪舌战后,我的内心也随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久久不能平复。
正方认为,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因为:
”人永远都要面对求而不得的问题,回避和谎言会造成更大的痛苦。”
“我们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是让作为家庭一份子的孩子有知情权,这是亲子交流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则——诚实。”
“由父母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是善意的, 而如果由外人说出来则是嘲讽,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而反方觉得,
“穷并不是一个可以激励孩子上进的理由。”
“不要让孩子从小就陷入了钱是唯一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
“贫穷是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不要过早地给孩子灌输这样的刻板印象,影响孩子对未来有更多创造性的想象空间。”
在对双方各种观点赞赏的同时,我也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什么是“富裕”?
作为一个生长在沿海小镇的85后来说,我想跟我一起成长的小伙伴们没有不是在父母的“哭穷”中长大的。
“妈,我想买双鞋子。”
“整天想着买这买那的,学习不见你这么积极。”
“爸,我想买辆自行车。”
“钱都给你交学费了,哪里还能买那些有的没的。”
即使这些话语不是时刻在我的家庭里出现的,我也觉得无比熟悉,因为周边的“大人”都是这么说的。以至于我后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中,我都认为“富裕=有钱=幸福”,是一件非常难以达到的事情。
直到我出来工作之后,我看到身边有很多的“有钱人”,他们会买很多的房子,开着很贵的车,拿着很贵的包包,然后还是会说“我不够富裕。”
那究竟何为贫?何为富?
我个人认为,如果单从金钱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说自己的富裕的,因为那是一种相对的概念,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我更愿意把富裕看成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够流动的自由的状态。我能够在目前自己能力能够承载的情况下去合理地满足自己的物欲和适当的可支配的选择权,那么当下那个状态就是富裕的。
而同时,这种状态并没有让我停滞不前,没有让我一路地沉迷不止,也激励着我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能够在当下都呈现出这种状态,我想无论是不是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也没那么重要。
当我求而不得的时候,怎么办?
傅首尔说:人永远要去面对求而不得。
我希望有一份既能满足经济,又能满足精神的工作,求而不得。
我希望有一个无私奉献的灵魂伴侣,求而不得。
我希望有数不清的奥特曼玩具,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是常态,不求而得是心态。
我很认同的是,如果我们去回避,去忽视,去掩盖种种求而不得的问题,会造成更大的痛苦。
当我自己有一需求,我无法得之时,我能给自己最大的善意就是:认可需求,诚实面对。
同理,当孩子有一个需求,我无法满足时,我能给他最大的支持就是:认可需求,诚实面对。
“妈妈,我想买一个酷炫的奥特曼玩具。”
“那么酷炫的玩具能够拥有你一定觉得很开心,我都能想象你玩那个玩具时兴奋的样子了。”
无论买不买,都不要给孩子带上“你不配”的帽子。
同样,也无需给自己套上“我必须”的枷锁。
我究竟说还是不说?
我最喜欢《奇葩说》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观点是有着绝对或者必须的价值至上的定位的。
所有的观点的思辨和融合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世界并非二元对立或是非此即彼。
同样的,在养娃的路上也是一样,即使是在科学育儿信息满天飞的盛世下,我也不相信有任何一种育儿方法是有着崇高至上的正确论。
任何的方法都要回归到你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上。
如果今天甘甘问我这个问题,我也许会告诉他:
“如果单就钱来说,我们不是一个富裕的家庭。我不能给你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但在这个家庭里,我觉得很幸福,爸爸妈妈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给到我们一家尽可能多的选择和快乐,这样也是一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