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原文片段|P159-160
但当我们讨论自我批评的时候,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他练习在“放弃写小说”这件事上原谅自己的时候,他首先注意到了放弃抵抗背后的恐惧和自我怀疑。如果没有达成“每天写10页”的小目标,他就会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天分或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实现“成为小说家”的大目标。他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挫折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说明自己永远不会成功。他想起以前读过的故事,很多作家在写作的初期都有过挣扎。为了更加同情自己,本想象自己会如何开导想放弃目标的学生。本意识到,如果这个目标很重要,他就会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他会告诉学生,现在做的所有努力都会让他们更靠近目标。他肯定不会对学生说:“你骗谁呢?你写的东西都是垃圾。”
通过这个练习,本找到了重新开始写作的动力,捡起了当时没写完的稿子。他承诺每周抽时间写10页,这对已经开学的他来说还算合理,而且他也觉得这样比较能应付得来。
I 知识重述
反思有利于进步,但是严厉的自我批评并不能够让自己更有效率,有时反而会陷入到因为害怕自己完不成,或者不能完美地完成,就开始逃避和拖延。与自己和解,有利于放下包袱,从新开始。
A拆为己用
A1(联系过往经验)
对于自己的拖延症,一直是深恶痛绝的,每次没有完成任务,都会在心底责怪自己,觉得自己是拖延症重度患者,就是懒,所以不能完成原定的任务。每次都赌咒发誓下次我要努力提前完成,但总还是会拖到不得不交的时候,或者已经迟交。实际上是在逃避,逃避做得不好的后果,不做当然就不会失败。对自己越严厉,越是逃避。
A2(规划应用)
如果发生了拖延,要先原谅自己,苛责对自控力伤害不小啊!其次要制定可以完成的计划。过犹不及,少即是多,日程排的满满的让自己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一旦发生了拖延,就肯定不能再赶上了,反复这样,才会得出自己就是拖延症患者的结论。
这次我要完成21天主题拆书,我要做的事,先放松,过往的失败不等于现在,重新开始就好。每天设立专门时间,早晨起来就学习,然后一天任一时间完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