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随想5:什么是“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最近常听PMCAFF群里有朋友提到“生于拉新,死于留存”,这魔咒一般的模式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的说,就是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嘴大喉咙小……这一系列的意思,要回答题目这个问题,就要说到社群运营

拉新

小编不才,近几年也参与了不少社群运营的项目,都是相对轻量级的,最繁琐也就是网页平台,更多的还是小程序或者wap手机端,但是不管怎样,要做到O2O(Online To Offline),或者更精准的说,是把一切(线上)平台用户的运营转移到(线下)微信群的运营中来。在项目中,有担任过群主(厂长),也有担任过管理员(主任),区别在于——做厂长的时候策划也需要自己动脑,而做主任的时候只需要听取厂长的耳提面命即可,会做到上行下效,依样画葫芦。

说到做群主的经历,很多群主可能感同身受的是——群员往往都很调皮。50人以下的一个群公告也就管过来了;100+人的就需要偶尔提点下讨论的方向,不能歪楼;300-500人的往往一眨眼就需要爬楼才能知道大家都侃了啥;至于500+的群,要么是已经“人在魂走茶凉”的寂静岭,要么是“小哥约吗”广告横飞的只宣不传群,很少能做到很好管理的。

留存

如果说把产品/社群运营这项任务当做一个虚拟产品来看待的话,其生命周期确实是一个过山车,更形象的说,类似心电图。在开始爬坡前的口口相传总是进来几个又出去几个,一旦渡过冷启动阶段,进入宣传期,会一下子达到波峰的人潮,然后……就像题目所说,就没然后了。进群的噱头可能是兴趣、资源、红包等各种活动奖励,若无系统化管理的话,这些微信群员,往往就只是一个头像而已了。同样以公司的人才流动打比方,在没有好的激励政策前提下,很难想象员工能够自主的提高忠诚度,增强留存意愿,常见的,往往是离职倾向提升了——而在微信群,那就是默默点了一个退群。

所以,很多PM会对新人说,运营是重头,要用心,如果你用心,用户会感受得到。这样的唯心论,不能说一定有用,但确实是在用户社群运营中的良方。如果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那么“事事为产品”,“处处皆运营”,“时时刻刻需用心”,在与用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唯有把真心和真性情融入了,哪怕是撞南墙,亦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运营经历!

社群用户留存曲线

最后看看自己不知不觉攒到1001的微信好友,也是有点感怀——微信朋友的这些“朋友”,有多少是朋友,多少是用户?对那些很久没有去关心的“朋友”,我默默的打开了对话窗口,说了句,“你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52评论 4 26
  • 社群之产品定位 学习日期:2018.2.26 大家好:通过社群学习和实操,我们对于社...
    敖祥峰阅读 5,773评论 0 5
  • 每天进步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从开始只能写几句话、模仿别人的观点,到现...
    一个帅气的名字呀阅读 18,302评论 4 31
  • 社群框架搭建;社群规则制定;聚集社群成员;社群日常运营;促进社群活跃。 一、社群框架搭建 在社群运营之前,需完成社...
    方弟阅读 37,732评论 3 120
  • 烧一炉水 倚一扇窗 染一抹秋 等一个艳阳 或一场雨 曾相遇 在一杯茶的时间里 仿佛知己 雪花体征文http://w...
    绘莲氏阅读 27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