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转的:
在每年出产上百部电视剧的当下,大多数影片都是速朽的,除了老版的《红楼》、《三国》、《西游》之外,也许还可以加上《围城》。因此,前些年热播过的40集长剧《悬崖》,则在热闹之后渐渐被淡忘、淹没了。当时播出的盛况历历在目,有几个台都在重播,如同后来的《甄嬛传》。
我在年轻时追过几部剧,比如《霍元甲》、《今夜星辰》、《血疑》、《围城》等。之后,电视剧越拍越多,口味也越来越杂,渐渐地产生观剧边际效益递减,所以追剧就成为往事了。
这不,《悬崖》热播已是5、6年前的事,不知为何,当时一点都提不起兴趣去追看。其实,我是很喜欢张家译这个当热男星的。他在《借枪》中,把一个走头无路又大义凛然的地下工作者的囧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悬崖》中,他再次出演,本该追剧,但却无故意兴阑珊。也许不是他的吸引力下降了,而是对这类虚假的悬疑剧或匪谍剧的警惕或反感。我想看那些生活气息浓厚、反映现实和真实生活的剧情片。当然,也有很多人把《潜伏》、《甄嬛传》作为职场宝典来看,那就属于实用主义审美趣味了,不过我是没有这种敏感性和趣味性的。
扯远了!总之,我与《悬崖》这部剧睽违5年以上,本来也许今生是不会看它的了。但是,最近在youtobu上看到此片,就不经意地点看了下去。一共40集,不到十天就看完了。说实话,这部局看起来较轻松,叙事也算流畅,看起来不觉沉重或拖沓,所以没怎么架势就看完了。
看完此剧,但除了对演技留下较好印象外,没有更震撼人心的东西打动我。我试着归纳了几点原因,作为对国内“抗日神剧"的浅显看法。
一是雷同性问题。《潜伏》先于《悬崖》热播。两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一对假扮夫妻的地下工作者。男人混入敌营,如鱼得水,手眼通天;妻子安份守纪,充当好贤内助角色,同时完成设定的高难度任务。这是紧随《潜伏》之后的《悬崖》的最大败笔。固然,同样的家庭结构可以演绎出不同的故事线索。但如此一致的结构,使两部剧都在最后产生了男主角妻离子散的悲剧。到胜利到来之时,前者奉命继续潜伏;后者自动浮出,最终牺牲。主人翁的命运结局是那样的沉重,令人唏嘘不已。也许,这是两剧特定的故事结构本身无法避免的结局。
二是虚假性问题。《悬崖》的虚假性一望而知。故事发生在哈尔滨这个高寒城市的冬季,人们穿得多是正常的。但在战争时期,物质馈乏应是常态。但在剧中,几乎有身份的人都穿着非常高档、昂贵的皮草,就显得不够真实了。我怀疑这是植入性广告,在该剧播出前后必定会播一段:“本片人物所穿皮草,由xx品牌赞助"。此外,特务机关、主要人物家庭的家俱陈设,也是极尽奢华气派,完全是当前流行的款式。也可能属于植入性广告。这类东西充满全剧,很败观众的胃口,使正能量的本剧减分不少。如此做作,是无法提高观众的审美趣味的。因为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统一,才可能产生上乘的作品。俗活说:“有什么样的作品,就有什么样的观众。"所以,真实是艺术的本质!
三是贫乏性问题。《悬崖》的故事线索集中在地下斗争这一主题。对于东北抗联的活动有所表现,对日本特务机关和“731部队"在东北地区的恶行有所揭露,但都似嫌单薄。如果制作者视野更开阔些,着力更深刻些,该剧的历史厚重感、生活真实性就会变得更强些、好些。可惜,也许是出于商业利益考量,使该剧制作偏重于谍战情节的开拓,而使该剧流于一般化。这是其令人造憾的另外一个地方。
四是效应性问题。任何文艺作品都有政治效应、经济效应、文化效应、心理效应、宣传效应。好的作品,会形成综合效应。一般的作品,可能有政治、宣传、经济效应,但却难有好的艺术效应,不能留下感动心灵的效应,以及审美愉悦的效应。就此剧看,一些具体的人物、故事设计,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在本质上、整体上,如何打动观众还有较明显的不足。比如,敌人太笨,这是神剧的共通性问题。这样一来,即使“战斗在敌人心脏",英雄总是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陷入了俗套。
一部热播过的电视剧,几年后被我作一番挑剔性的评论,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我的真实想法,是想对“抗日神剧"的通病提些看法。其实,抗战剧大有可为,只是需要有个好的创作心态,打破一些创作定势。否则,路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