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年一直持续读了一些书,有用的、没用的,喜欢的、不喜欢的,纸质书、电子书……到现在每天都要读一点儿,只是进度有时快,有时慢,如果不读,内心甚至整个生活都觉得少了点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觉得出于这四个原因:一是读书是一种趣味;二是因为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三是读书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人任何物的精神生活,生而为人,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生活;四是能够使人追求活着的其他可能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代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该如何更高效的选择读什么书呢?

通过我这些年读书的经历,大致有这么几个途径和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是最传统的逛实体书店或网上书店,如果你有兴致也有充足的时间的话。无论现在的电商如何发达,电子书如何价廉便捷,我还是会买部分纸质书,那种纸张的质感、触感和重量感,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我尤其喜欢那种装潢设计很有调调的书屋,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消磨一本书和一杯香浓的咖啡。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是看一些读书分享节目或APP 。比如我一直在追的优酷网梁文道主持的《一千零一夜》、喜马拉雅FM出品的《声音图书馆》,还有豆瓣读书、微信读书、掌阅等等。今年我还配置了亚马逊的kindle ,它比纸质书轻便,比手机屏幕更护眼。四月去日本旅行我就随身带着它,在候机、候船、候车以及临睡前都在读,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就是在这个期间读完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说说具体选择什么书来读呢?

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类型的书,同一个人也会读很多类型的书。如果你是通过朋友介绍也好,浏览书评也好,选到一本以为适合自己的书,真正读起来缓慢、艰涩又无趣的话,我认为就该适时放弃,至少此时这本书并不适合你。也许过一段时间或几年再读的话,会有不一样的读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读了某位作者的某一个作品,觉得很棒,可以拓展读一读他/她的其他作品,还可以看看这些作者喜欢或推崇的作家、作品,这样一连串的读下去,会获得很多意外的收获和惊喜。很早前我曾经读过一本严歌苓的作品,很喜欢,后来就陆陆续续读了她的绝大多数作品。有一段时间我读韩寒,他提到他读过的例如《皮囊》、《平凡的世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我也去读了,都真的值得一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些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也值得我们花点时间,比如司汤达的《红与黑》、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钱钟书的《围城》、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余华的《活着》等等。

读再多的书也不会让我们更年轻更富有,但那些读过的书,会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复杂多变,体味到人性的更多可能性。那些读过的书和感悟会随着时间不经意的成为你的情绪、气质和信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记是辅助功能,读书才是最终目的。 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书于你是什么意义。 放松、习惯、或是渴望课外知识。 我喜欢的...
    Irisreader阅读 800评论 0 2
  • 0 昨日,有个小伙伴在微信上问了我几个关于读书的问题。我想,在微信上发表观点只能分享给一个人,既然都是要花费时间,...
    安之腾阅读 2,135评论 17 25
  • 1、你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没数过,家里有个比较大的书柜,应该有两三百本吧 2、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Sunshine爱北京阅读 1,361评论 0 1
  • 这几天,工作生活没那么忙了,想起了好久没联系的老同学,联系一下。她是我上大学时最好的朋友,毕业后各奔东西,距离远了...
    平平淡淡11阅读 147评论 0 0
  • 如果你与外界交往很少,又忽然茫然无措或者你的心有不愿为外人道的煎熬,或者仅仅单纯的自闭,或者严重些你抑郁了,那么养...
    吕氏春秋驴驴阅读 489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