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系1——货币信用、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

这是《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的第3篇学习感悟。

主要内容: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发行法定货币。央行履行国家意志,通过存款准备金和基准利率来调节经济冷热。

这就像一个巨型的水利工程,央行是水库,它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水库里的水,而商业银行就是中途大大小小的送水站,这个体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上的信贷规模、经济冷热。

“这个水利工程有两个大的闸门,一个叫存款准备金,一个叫基准利率,它们一个是通过控制资金的量,一个是通过控制资金的价格,调控着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和经济冷热。      ——  香帅

1. 法定货币背后的国家信用

国家通过央行发行法定货币。法定货币在国内市场上的流通与使用背后依赖的是国家信用。国际通行货币美元的背后是美国的国家信用。美国的国家信用则来源于美国的强大国家实力和诸国对美国的信心。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通过其经济实力和“美元挂钩黄金”的策略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首先美国经济实力确保了其国家信用,而美国拥有当时全球2/3黄金储备,更强化了在当时“黄金信用”背景下的美元信用。当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稳固以后,即便后来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时依然无法撼动美元的国际地位,因为这时候美国的国家实力已经完全替代当年的黄金辅助信用,成为美元背后彻底的国家信用支撑。目前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剧增的综合国力,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取得一定信用。人民币升值就是最好的证明。相比较而言,最近区块链技术下超级火爆的“比特币”,究竟发展如何?应该考虑到,比特币的背后没有国家信用支撑,尚不具备广泛流通的条件。但是区块链技术创造起来的新的信用模式,是否能够挑战传统国家信用模式?个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是不会消亡的。国家信用支撑起来的法定货币也不会消亡。但是新的信用模式是否在未来某个时候与国家信用旗鼓相当,只能拭目以待了。

2. 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资金量)

银行为了确保储户有钱可取,特意持留一部分现金,而其它的钱则都可以放贷出去。这特意持留出来的现金就是我们常说的存款准备金。国家与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社会资金量。比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降低社会资金流,为过热的经济降温;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加大社会资金流,复苏过冷的经济。

3. 基准利率(控制资金价格)

央行通过基准利率来控制资金价格。当央行提高基准利率,则经济变冷。因为存款基准利率高了,大家都愿意把钱存进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高了,企业就不愿意贷款了,于是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就少了,经济就冷了。这常常用于调控市场过热和经济泡沫的情形。反之,降低基准利率的情形,比如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常常降低基准利率。市民不存钱进银行,把钱投放到市场上;企业更乐于贷款了,经济就热了。

政府和央行的一个小小调控举动,在社会效应上总是形成“激起千层浪”的“马太效应”。

所以,不论是通过调控资金量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控制资金价格的基准利率,每一次的调整幅度都是极为谨慎的。过于剧烈的调整幅度容易带来社会灾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货币银行学 1、简述2001年颁布实施的《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答:《新巴萨尔协议》包括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 (...
    梁言如是说阅读 2,392评论 0 13
  • 2017.7.24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人類出現之初,社會生產水平極其底下,因...
    微与之期阅读 1,760评论 0 9
  •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比较穷,但是我特别喜欢读书,什么类型的书都读,家里有什么读什么,至今仍记得那时候读过无...
    微初见阅读 241评论 0 0
  • 也不知道这个电影是多久前的了,今天才看,想着应该也就是和之前看过的《同桌》差不多的青春文艺片,本来没有抱太多的期待...
    草夹竹桃阅读 233评论 0 0
  • 最近《爆裂》在得到上蔚然形成热门话题,本书是伊藤镶一和杰夫豪为创新逻辑归纳的9个原则,帮助人们应对这个动荡的世界,...
    思维雕刻路阅读 1,7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