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谈话:
今天谈话的学生有:王佳、王攀、徐杰、李丽和于福康。因为有体育课,所以每个学生的谈话时间都超过了20分钟,基本把他们每个人的问题和困难都分钟到位了,其中王佳的问题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徐杰的英语学习困难较大,我建议他把精力多倾斜在英语学科,王攀的问题是前一段时间思想有了波动,今天也打开了他的心结,李丽的成绩在跌落后依然保持了向上的精神,于福康同学自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今后要奋起直追。相信他们,也祝福他们在追梦的路上越来越精彩!
二、关于班级论坛:
今天班级论坛是由许竞文主持,话题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她讲了题目发起的缘由:早上骑自行车上学校时,看见路边飞逝的景色,看到身边的巨大变化,想到:我国有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是我们学习的力量。因此我想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要独善其身,而世上并没有完美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创新,也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或者是人格上的,要么是艺术上的,或者学习上的。比如我们班中陶玉兰擅长舞蹈,孟林月擅长画画……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即使是老师,也需要向学生学习,因为教学相长。
今天发言的学生有:田光正,秦谓东,乔沂明,叶怡明,刘林静,冯子轩,范怡飞,舒欣,程梦琪,吕孟阳,郭朝鑫,黄群尧,宋季浩,王鹏,王恩林,唐铜欣,林盟阳。大家的发言集中观点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我们可以找出他人身上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板,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应该谦虚的与他人相处,能看到他人的优点并学习,也要提醒他改正自身的缺点,在相互鼓励,督促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其实我看到许竞文同学是准备了三个题目的,说明她是动了脑筋的,而选择题目的过程就是她思考的,我今天的主持,也锻炼了她的能力,相信这一个准备题目,主持论坛的过程,一定是许竞文同学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关于阅读:
今天阅读的是来自王书娟老师的分享《以书为友,体会幸福》,在王老师幸福的阅读生活中,她读到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李镇西老师《教育为谁》和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等,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好好读书,原来读书是一件这么幸福的事情。
作为教师,重建幸福的学校生活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对于幸福而言,教育活动首先要通过理解自己和我们归属的群体来他逃避对生活意义的众多焦虑感,通过对真正有价值的主题,如对艺术、我们的需求和伟大文化成就等的理解来引导学生作出理智的判断;其次要帮助孩子发展关怀能力,在教育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怀住所,、关怀自然、关怀他人、关怀自我;最后需要在学生身上培育容易获得幸福感的品行和美德,不仅包括礼貌、机智、宁静、素雅、热情等,还包括更为广阔的内容。为此诺丁斯提出,在教学上把幸福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育也应该为人爱生活和向往幸福而教,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接近这些学习内容,自然而然的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
其次是和学生一起成长,假期里,她和学生约定每人看一本书,然后在班级进行读书汇报会,读书交流活动,还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活动,杂志漂流进班级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读书感受与大家进行分享。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亲子共读童喜喜老师的《嘭嘭嘭》,促进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此外还有小小朗读者--朗读儿童诗(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积极去查找适合自己朗读的儿童诗,并且在小组内进行朗读训练,互相提出建议,活动开展时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地去展示自己的朗读。
一次次的读书活动,学生成长起来了,他们愿意去学习,积极为班级出力,敢于在活动中展示自己了。他们也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第三、自身课程的思考:
1、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2、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4、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5、比试竞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6、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读完王老师的分享,我想到了新教育一直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种生活来自哪里?来自——“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儿童课程;“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追求知识、生活、生命共鸣为最高境界的理想课堂。还有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 构筑理想课堂、创建数码校园,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愿我们能走的更远,更快,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