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砚蓝
医院是一个离天使和魔鬼都很近的地方,且看病房里的众生万相——
患者一:【心内科】
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村长,冠心病发作住院了。老村长健谈,最得意的美谈就是为四个儿子一手规划设计的“成才之路”,几乎三句话不离本行,滔滔不绝不吐不快。
爱惹祸的老大没考上高中,跟乡里的领导打“招呼”预留了一个指标,先送去参军,转业就安排进了县治安大队,可谓顺理成章!
老二内向木讷,得找个稳当安静的地儿,老村长几经周折,还踏了不少人情,最后满意地把老二塞进了乡信用社。
老三相貌英俊,追他的女孩儿真不少,一律都被老村长给搅合黄了。老村长盘算的周密,颜值高也是资本,先弄进县机关混上个小职位,找对象不忙,定要遇到有背景的岳父老泰山,将来才好向上爬。
老四从小给惯坏了,好吃懒做干啥都没长性,挖门盗洞先后办了好几份工作,这小子没干几天就都烦了,不是嫌太累就是不好玩儿太闷。当爹的只好一再求人托关系,总算如愿了,在供销社跑业务,吃喝玩乐赚的还多。
不是所有的爹在爹的岗位上都如此敬业,也不是所有的爹都有手眼通天的本事。明白了一个道理——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大约四个公子都很忙,老村长住院半月有余也不见一子来过,祀奉左右的只有被贬为“没用、笨手笨脚、蠢货”的老伴儿。
患者二:【高间】
每天只出现几个小时的大忙人,一身西装夹着公文包,常被误认做探视病人的领导。护士听到按铃声知道患者到了才配药,两部手机一个笔记本,不停地发送、拨出或接听,忙到扎针的手也不得闲,常常弄鼓了包再重新扎,有几次还剩半瓶药液没点完就匆匆拔针而去。
司机等在楼下,总会在第一时间来病房接他去公司、机场或酒店,主治医生会高频出现在病床前,简短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化验单由秘书专程取送,经大忙人过目后再送回医生手中的。
谈起病情,大忙人感叹,都是太忙应酬太多折腾出来的,这不算啥病,老父亲几个月前被确诊四型胃癌晚期,最多还有半年的时间了,这才是他最大的病,心病。
为了延缓老父亲的生命,减轻痛苦,大忙人遍寻名医,化疗选的是国外最先进的,痛苦很小,做了四轮头发都没脱落一根。当然费用也高些,仅此一项就花去二十多万。大忙人还翻了很多医学书籍,与医生联手编排出高度专业化的善意谎言,以蒙骗“反侦察能力极强”的父亲。
患者三:【骨外科】
三十二岁的小职员,受聘于一家私企。单位体检查出双侧股骨头坏死,妻子驼背,不能从事精细或重体力劳动,女儿六岁,因早产视力发育障碍为重度弱视。
这对小夫妻从未有过一丝笑容,有人撞见两人躲在院部楼后的空地上抱头痛哭,小职员刚接到被企业“人性化的以最高额度补偿后清退”的消息!就是说,拿到这笔“最后的温暖”,小职员将失去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社保医疗两险和三口人的生活来源。
即使更换一对国产的股骨头,费用也在十万开外,且术后不能再像健康人一样干重活了。不知道命运会将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庭推向哪里,这对患难夫妻能否坚强地生活下去。
患者四:【神经内科】
一对无儿无女的古稀老人,老头突发脑梗塞住院。老伴儿幼年时期遭遇车祸,左腿落下残疾,还连累了骨盆和子宫,造成终身不孕。
老两口年轻时都有工作,但因为是农村户口,在小集体企业退休后没有养老金,辛苦忙碌一生,只落得个孤苦伶仃身无分文。年轻时寄养过亲戚的儿子,老来并不得济少有来往。
四年前申请到每人每年两千元的五保户抚恤金。一个月三四百元,就是这对古稀老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有个妹妹每天送一顿早饭,午饭和晚饭多是馒头泡开水,一罐农家酱吃了近十天。同病房的病友偶尔会送老人些水果零食和饭菜,老两口互相推让着吃的很香。
出院那天,老人一再称谢,还把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平房地址给了病友,说一定到家里去,老太太要煮黏苞米答谢病友。
老人很平静,说每年中秋春节乡里都会送来大米、白面和豆油,邻居们也常送些吃喝和日用品。
患者五:【循环内科】
四十上下岁的胖子,嘴唇青紫,因冠心病住院。是个脑袋大脖子粗嗓门高的大老板,做对俄贸易生意,每天进进出出几十吨的大蒜、洋葱。
胖子是个急性子,家里家外一把手,媳妇是不敢大声顶撞的。胖子心里装的除了生意还是生意。每天挂上点滴就开始等待拔针,恨不得让静脉滴注变成小到中雨。接到一单大买卖,就猴急得抓耳挠腮,乱发脾气。
那天,又偷偷调快了点滴的速度,结果嘴唇发绀直冒虚汗,还是临床叫了医生,一量血压,低压四十!医生怒斥胖子再不配合治疗,即使做心脏支架也难以保命了。
大蒜生意火爆,胖子又分身无术,急得吃不香也睡不稳。有两次,护士配好了药却找不见人,直到下午两点,胖子一脸喜气地赶回来打针时,配好的药早已失效了。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胖子决定让十六岁的儿子辍学,跟自己跑山东河北扣菜,反正上大学也得回来帮自己打理生意。只要有钱赚,什么文凭学历的都不重要!
患者六:【消化内科】
年近花甲的倔老汉,俩儿子都在南方发展,老两口有退休金,也算衣食无忧。老汉因溃疡穿孔胃出血入院,本来不算什么危及生命的大病,可倔老汉却怕花钱,一口咬定自己得的是胃癌,拒绝配合治疗,刚住院两天就嚷着要回家吃偏方。
医生要求患者只能吃流食,避免过硬食物损伤胃粘膜,倔老汉嘴馋,趁家人去打水的功夫偷吃肉包子,怕人发现,还把来不及吃的半个包子掖进暖气缝里面。
老伴拗实在不过这个舍命不舍钱的倔老头,只好办了出院手续,刚回家第二天,倔老汉就因大量呕血而再度住院,这次不但抢救花了更多的钱,俩儿子还不得已放下工作,赶回来看着老爸治疗。这回,倔老汉没话说了,看着用药清单叹息,哎,这得花多少钱呀!
患者七【呼吸内科】
重感冒引发肺炎的老太太。病友称之为英雄的母亲,因为老太太一共生养了七个子女,一个博士两个硕士四个本科,如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们都身居要职,属中产阶级小康之家。
老太太是病房里的“大明星”,常惹来病友的羡慕和赞叹。唯一不受用的是老太太自己。
每天八点一过,护士还没来打针,“探望团”便一波接一波地塞满病房,认识不认识的熟悉不熟悉的,病房里被鲜花果篮补品围的像超市打折。
“怎么发现的?用的什么药啊?恢复得快吗?住院条件还好吧?要的多多保重身体!也帮不上什么忙,这点钱孝敬您老的!祝您早日康复啊!……”
不断重复的问候回答、推让客套。礼品礼金一一核对是哪个儿子儿媳还是姑娘姑爷单位同事领导送的,是老几的朋友同学来的。老太太休息不好,每天最后一波“探望团”被送走,才能安静地睡上一觉。
患者八:【脑外科】
一场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小伙子,颅脑损伤锁骨骨折。肇事方交了住院押金,也提了礼品来看望,经过手术和抗菌治疗已经基本康复,但小伙子就是不肯出院。“不把他们的血榨干了绝不出院,等着吧!”
病房内外几乎成了板门店,怒吼吵闹声不绝于耳,小声嘀咕挤眉弄眼商量对策的,明里暗里动心眼儿较量的,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的,公了私了半公半私权衡利弊的,中间人律师地痞软硬兼施的……
走廊里烟雾缭绕,电话声此起彼伏,各色人等穿梭往复,纠结牵绊复杂多端。病友们不胜其扰,小伙子到很轻松,塞着耳麦听歌看视频,大口啃着鸡腿鸭锁骨,和女朋友调着情。
患者九:【糖尿病专科】
挂床住院的,从未见过本人,只耳闻一二,听说没什么病,挂床是有典故的。什么医疗保险变现、什么高价收药、什么保险公司有说道……
病友们可不介意这些,只要他挂床一天,护理病人的家属就可以少受一夜罪,还要感谢这位史上最牛的病人呢!